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CCTV-7)

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

CCTV-7一般指本詞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防軍事頻道(頻道呼號:CCTV-7,簡稱: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是以播出國防軍事節目為主的電視頻道,於1994年3月1日試播,1995年11月30日正式播出。

1994年3月1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進行試播。1996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開播;2001年7月9日,改為少兒·軍事·農業頻道;2008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實現全國部分地區或山區的地面模擬電視覆蓋,CCTV-7原閉路播出實現開路播出;2010年7月27日,改為軍事·農業頻道;2014年1月1日起,實現高標清同播;2019年8月1日起,CCTV-7國防軍事頻道取代現有的CCTV-7軍事·農業頻道,成為全新的“央視七套”。

基本介紹

發展背景,發展歷程,改版歷史,台標演變,編排方案,主要節目,主持陣容,

發展背景

葉劍英元帥曾發出指示,從事軍事新聞報導的應由現役軍人承擔。於是在1979年,中央電視台軍事組改為軍事部,列為軍隊編制,設立機構為師級單位,接受原總政治部和中央電視台雙重領導。
待到1995年CCTV-7開播次年,經中央軍委批准,我軍唯一的全軍性質的電視宣傳機構——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組建,央視軍事節目的製作和播出任務正是由它承擔。

發展歷程

改版歷史

開播前期
1964年,北京電視台開辦了《解放軍生活》欄目,不定期播出,內容主要是北京電視台記者采拍的新聞和電影廠拍攝的新聞紀錄片。
1965年,經中央軍委批准,北京電視台成立了軍事組,設專職軍事記者。
1979年2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中央電視台軍事組正式列入解放軍序列,實行總政治部和中央廣播事業局雙重領導,軍事組的工作人員重新入伍,全由現役軍人充任。12月,中央電視台軍事組改稱中央電視台軍事部。原軍事組歸新聞部領導,央視成立新聞中心後軍事部歸新聞中心領導。
1980年2月15日,《人民子弟兵》欄目開播。
1986年2月28日,中央電視台第一個軍事記者站在原瀋陽軍區成立。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向國務院提出申請在中央電視台開辦農業節目。到1987年上半年,全軍15箇中央電視台記者站相繼成立。
1987年2月2日,經九部委同意,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製作的《農業教育與科技》欄目在CCTV-2開播。
1991年12月26日,《軍事天地》欄目創辦。
1992年底,中央電視台又在國防大學和軍事科學院設立了記者站。
1994年3月1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試播,全國聯網工作隨之全面鋪開。4月,農業部在獲悉國家將發射東方紅3號衛星之後,再次向國務院申請開通農業電視頻道,很快得到了支持。經農業部與原廣電部協商,最後決定由農業部和央視合辦CCTV-7中的農業節目。12月,中央電視台在新疆、西藏軍區、海軍東海、南海、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和原各大軍區空軍設立了記者分站。
開播初期
1995年11月30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開播。同年,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央視原軍事部、八一電影製片廠原新聞紀錄片部和總政電教中心3家單位合併組建成為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擔負起宣傳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指示、報導軍委總部首長重要活動、報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事件、普及國防知識和國防交通4項重大任務。以播出少兒、軍事、農業、科技四種類別內容的CCTV-7正式開播,獲名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4塊內容不斷豐富,一個頻道涵蓋如此多類別,顯得愈發臃腫。
1997年5月5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通過亞太衛星向全國開路播出,至此中國各地不用解碼器均可接收該頻道。同年12月,為適應央視欄目改版和節目改革要求,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決定在《軍事新聞》欄目的基礎上,整合、打造晚間黃金時段的半小時龍頭欄目,定名為《軍事報導》,於1998年1月1日首播。
1999年1月17日,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對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少兒·科技頻道的軍事節目部分欄目再次進行調整,同年5月1日,經過改版後的軍事節目陸續與觀眾見面。
2001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推出《世紀初年走邊關》電視系列採訪活動,這是中國電視記者首次沿我國陸地邊境和海岸線進行的一次全程採訪,至當年7月30日結束,歷時213天,總行程6萬多公里。同年7月9日,CCTV-7由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改為少兒·軍事·農業頻道,其中軍事節目每天增加1小時播出時間。獨立的科學·教育頻道(CCTV-10)開播,留下了“三兄弟”。
2002年4月,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7軍事節目大規模改版。
2003年初,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收視指南背景包裝進行微調,與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的藍綠色背景一致。5月8日,隨著新聞頻道的開播和CCTV-1改為綜合頻道,原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的少兒節目部分轉移至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播出。11月3日,CCTV-7的農業節目體系初步建構起來,開播10個新欄目。12月28日,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開播,標誌著CCTV-7逐步開始向以軍事和農業節目為主的頻道轉型。當年,CCTV-7取消了頻道呼號,少兒頻道首播的部分欄目(如《芝麻開門》《七巧板》《大風車》等)也會在7套安排重播。獨立的少兒頻道(CCTV-14)也開播,但是CCTV-7不改頻道名稱,仍播出少兒節目。
2004年1月起,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的《幸運52》、《開心辭典》兩檔節目也在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不定期安排重播。同年1月2日,《軍事報導》改版播出。同年年底至2005年年初,《人民子弟兵》欄目和《軍事天地》欄目合併,原中央電視台軍事部吳少華和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李黎擔任製片人。同年,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農業節目提出了“耕耘天地間”的定位。
2005年12月9日,承制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軍事節目的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大樓正式竣工啟用。
2006年1月26日,中央電視台決定在原有3小時40分鐘的基礎上,增加2個小時的軍事節目,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節目每天首播時長為5小時40分鐘。5月,央視“數字國防軍事頻道”就已經上線,只不過它屬於收費觀看頻道,目的也是傳播國防知識為主。6月26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節目全面改版,重點推出《軍事紀實》、《和平年代》、《防務新觀察》、《軍情連連看》、《百戰經典》等新欄目。
2008年11月1日,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除《軍事報導》欄目外,開始直接在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生成數字檔案,傳輸台網路後技審入庫,實現檔案數位化播出,標誌著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節目播出手段告別磁帶化歷史,進入數位化時代。
2009年9月,為適應央視整合新聞資源的要求,央視原新聞中心軍事部和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軍事新聞部組成央視新聞中心軍事新聞部,接受央視新聞中心和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雙重領導,負責包括CCTV-1和CCTV-7等在內的全台軍事新聞節目的采編工作。同年,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技術部組織搭建中心6層第4演播室,即三訊道高清全紅外虛擬演播室系統,2010年年初投入使用。
2010年6月1日,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執行新的《中央電視台頻道角標螢幕使用製作標準》。對內播出的開路頻道,角標統一使用“台標+數字+漢字”模式。同年7月27日,CCTV-7由少兒·軍事·農業頻道改為軍事·農業頻道,傳輸方式、技術參數不變,少兒內容也劃出,成為“耕戰頻道”。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欄目全面改版,按照升級、創新、儲備、合併的思路,重點辦好11個欄目;升級10個欄目,改造1個欄目(原《和平年代·周末開講》獨立為《講武堂》欄目),儲備兩個欄目(《說句心裡話》《軍事周刊》),合併兩個欄目(《人民子弟兵》併入《軍事紀實》,《軍情連連看》併入《防務新觀察》)。同年1月3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節目播出時間相對集中,由原來分散在全天12個時段,橫向不連通、縱向不成塊,整合成上午段、下午段、晚黃金和晚間4個橫向貫通、縱向支撐的節目帶;同時,全新的軍事節目包裝體系、推介系統同步推出。
2012年7月27日,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召開高清制播升級協調會,全面啟動高清直播升級方案。CCTV-7的軍事節目各欄目(不含《軍事報導》)將於8月1日開始使用高清設備進行節目制播。根據央視統一部署,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在當年9月24日前完成與央視新台址的高清數位化對接,取消傳統的標清磁帶節目遞交方式,改為高清數位化檔案傳輸或高清藍光碟的方式進行節目播出。
2013年2月22日,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到央視新址檔案化送播測試成功,實現了中心與央視節目的檔案化送播從物理鏈路到網路送播。同年2月25日起,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正式在央視新址播出。
2014年1月1日起,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高清版通過中星6A上星播出,實現高標清同播。同年5月26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軍事報導》欄目實現檔案直播方式安全播出,這是軍事節目歷史上首次實現新聞直播,標誌著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新聞製作播出水平躍上一個新台階。同年12月28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的農業節目2014年創新節目推介會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舉行。
2015年1月1日起,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的軍事節目更換新的包裝。新包裝通過新的顏色設計、logo演繹、頻道形象宣傳片和頻道特色ID等元素重新詮釋了“觀軍事,知天下”這一主題。凸顯了軍事節目的鮮明特色,展現了中國軍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為此,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還特地邀請了解放軍軍樂團創作員王和聲以極具軍隊特色的衝鋒號聲為基礎,專門為頻道主題ID創作了頻道標識音。同年7月1日起,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信號源,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標清節目信號開始以“AVS+”編碼在中星6A衛星12B轉發器加密傳輸)。同年12月30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的農業節目開播2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舉行。
2019年8月1日起,央視“耕戰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將正式走下歷史舞台,代之以新的CCTV-7國防軍事頻道、CCTV-17農業農村頻道。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CCTV-7)從原央視軍事農業頻道(CCTV-7)拆分出來,組建新的獨立頻道,以高清方式於2019年8月1日正式播出。

台標演變

CCTV-7農業節目的最後畫面(高清)CCTV-7農業節目的最後畫面(高清)
1995年11月30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開播,以蝴蝶標+“7”雙線作為標識,後序號“7”改為空心,蝴蝶台標變大。
1998年6月1日,該頻道使用英文單線透明灰“CCTV-7”字樣台標,宣傳片開始使用英文雙線“CCTV-7”字樣台標。背景為藍灰色。
2001年7月9日,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正式使用英文雙線“CCTV-7”字樣台標。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正式更換頻道標誌,其中該頻道標誌的下方加上“軍事 農業”字樣,並停用了晚間時段的“綠色廣告標識”。
2013年2月25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報時器進行微調,同時更換測試卡。
2015年8月17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改為16:9播出,標清節目改為16:9橫向壓縮4:3形式(但《軍事報導》欄目標清仍為4:3切邊播出)。

編排方案

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自少兒頻道開播後至2010年一直沒有更改頻道名稱,但仍會重播少兒頻道首播的節目。
從2009年起,由於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在農村地區的高覆蓋率,央視開始重視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作用,並由該頻道承擔一些重大晚會(例如從2009年起開始播出春晚)、重大活動、重大紀錄片、重要節目的重播任務,安排在總編室負責的軍事與農業節目間的空餘時段播出。同時,頻道有時也會參與一些重大體育賽事的轉播。
中央電視台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的農業、軍事節目均各自獨立編播,信號傳輸至央視進行統一發射。由於軍事、農業節目播出時間相對固定,總編室有時會安排其它節目或“請您欣賞”進行墊播。
央視總編室除負責全台各頻道節目報播外,重點負責包括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在內的節目編播管理。

主要節目

軍事報導》(日播)
中國武警》(周播)
軍事紀實》(日播)
軍事科技》(周播)
軍旅人生》(日播)
軍旅文化大視野》(周播)
防務新觀察》(日播)
百戰經典》(周播)
軍營大舞台》(周播)
軍迷淘天下》(周播)
講武堂》(周播)
誰是終極英雄》(周播)

主持陣容

李偉
祝雅妮
俞潔
周煒
許敬晗
王鼎
高飛
袁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