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雲寺(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龍雲寺)

龍雲寺(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龍雲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雲寺位於蓬安縣巨龍鎮龍雲鎮交界的龍雲山,屹立於山頂,因地勢險要、形如“龍盤雲海”而得名,建於遼金朝代的“龍雲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雲寺
  • 地理位置蓬安縣巨龍鎮
  • 著名景點:龍盤雲海
  • 數量:三個
龍雲寺簡介,龍雲寺起源,龍雲寺特色,合肥龍雲寺,地圖信息,

龍雲寺簡介

無言地見證了近千年的滄海桑田.
龍雲寺——滄桑千年的傳奇古剎.
龍雲寺在蓬安縣十分有名。從蓬安縣城出發,乘車約一個小時,便可抵達寺廟的山腳下。“五一”期間,記者驅車20餘公里,前去參觀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傳奇古剎。

龍雲寺起源

趣:千年寺廟三易其名
順著彎曲的進山公路,車行至寺廟的大門,但見幾年前翻新的廟門已被風沙侵蝕,廟門前的廣場上星星點點滴落著香蠟、祭紙,間或響起的鐘聲悠悠揚揚,傳至五里開外。
據當地人介紹,這座規模不大的寺廟修建於遼金朝代,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寺廟香火旺盛,據廟內一位僧人描述,每逢大年初一、農曆2月19日、農曆6月19日、農曆9月19日,前往寺廟燒香祈福的善男信女是人山人海,在那狹長的山間小道上,人頭攢動,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長龍,在山間蜿蜒遊動。
龍雲寺位於的龍雲山兩側排列著9條支山,好像9條龍繚繞在它的四周,當地人傳說為“九龍捧聖”。千年古剎龍雲寺因其年代久遠,吸引多位官吏前往拜祭,並因此三易其名。相傳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漢中王李瑀貶為蓬州刺史時,來游此寺,將寺廟稱為龍潭寺。後因李瑀系唐朝皇帝李憲(玄宗長兄)之子,為龍子龍孫,遂對龍潭寺大興土木擴建,改名為龍游寺。上元初年(760年),顏真卿(刑部侍郎、書法家)被貶為蓬州長史時,來游此寺,親書“龍雲寺”三字,自此,“龍雲寺”的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龍雲寺特色

奇:動人傳說的神仙古樹
“神仙夫妻樹”是當地人對寺廟後門外兩株緊貼生長的黃桷樹的特別稱謂,據稱已生長了500餘年。樹幹十分粗大,需5人合抱方能圍住。古樹枝葉茂盛、濃蔭如蓋,向上延伸20餘米高。樹幹底部有一個碗口粗的大洞,裡面長年積水不涸。站在樹下向上探望,令人驚奇的是,從古樹的中段起,竟然生長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枝葉。
據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兩次駕鶴仙臨此地,感此地民風純樸、人人皆拜佛行善,遂在山間石縫丟下兩粒樹種,誰知竟然相擁長出如今的兩株大樹,“神仙夫妻樹”因此而得名。至今,寺廟裡還刻畫有呂洞賓駕鶴雲遊的圖像。
嘆:三次火燒愈加興旺
據廟內一塊殘存的碑文記載:“龍雲寺修建於遼金,興盛於唐代,衰落於清末,歷史上曾先後被火燒過3次。幾經大火劫難的龍雲寺不但沒有被燒毀,反而越燒越興旺。”據當地一位老人講,每次火燒之後,各地的善男信女便四處募捐,籌資重修廟宇,且寺廟規模一次比一次擴大。
中午時分,記者準備走出龍雲寺時,廟裡的鐘聲開始響起,還有那悠然的木魚聲、念經聲,讓人頓覺心平氣定,領悟出人世間的諸多事理。

合肥龍雲寺

安徽省合肥市龍雲寺
位處合肥市長江東路長江批發市場旁,人流川行熱鬧非凡。寺建於此,用意深遠。於鬧市中取寂靜,從繁複里入幽遠,不藏於深山只因在世弘法;不隱於密林但為濟世救人。鐘聲渾厚,發人深省;梵音悠遠,引人向善。然大殿雖成,怎容得此地多方香客禮佛參學?後殿狹窄,法會時千百善男信女朝拜時擁擠何奈?擴建已成當務之急,承蒙佛力加被,寺中僧眾齊心,佛協及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十方善信樂助,龍雲寺宏偉藍圖已然擬成。
住持慧蓮法師多年來致力於佛學研究,以弘揚佛教文化為重任。每逢初一、十五在龍雲寺設壇講經、舉行消災法會,每年舉行佛七法會,前來聽經者聞法者越聚越多,香火日旺,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寺廟有待擴展。

地圖信息

地址:南充市蓬安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