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魚

麥魚

麥魚,一種小型名貴水產品,與馳名中外的廬山石魚為同一種類,因其形小而似麥粒,又值麥收季節盛產此魚,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麥魚
  • 分布區域:東至縣
  • 類別:吻虎魚和克氏吻虎魚
  • 生長環境:礫石、沙土為底質的河流、湖泊
類別,特點,

類別

東至縣麥魚有兩種:吻虎魚和克氏吻虎魚,以前者為主,占總產量85%以上。麥魚喜愛生活在以礫石、沙土為底質的河流、湖泊中,其食物以小魚、小蟲為主,兼食水中矽櫱類生物。產量稀少,極其名貴。光緒31年,清政府曾將東至麥魚帶到義大利秘拉諾國際水產賽會參展,蜚聲海外。2007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中國旅遊論壇上,東至麥魚被授予“中國著名地方特產”稱號。是池州市唯一上榜產品。
麥魚

特點

麥魚是縣內傳統特產,肉嫩味鮮,“里人珍之”(《東流縣誌·疆里志》,嘉慶二十三年本),可鮮食,也可加工製成麥魚乾。當地網友在當地社區堯舜東至論壇上曬出了制乾的方法:將鮮魚放入鍋內,加少許菜油、佐料,用文火烘烤,勤翻動,待呈黃色取出,曝曬一天即乾。
麥魚是東至的特色水產品,東至縣對“東至麥魚”進行深度發掘和品牌塑造,使這一土特產成了一張地方“名片”。沉寂多年的東至麥魚“游”出深閨,“游”進了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