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藏北那曲市嘉黎縣麥地卡鄉,總面積88052.37公頃。保護區屬於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範圍是以麥地藏布為中心的拉薩河源頭生態敏感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

2004年麥地卡濕地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嘉黎縣麥地卡鄉 
  • 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88052.37公頃 
  • 批准時間:2016年5月2日 
  • 批准文號:國辦發〔2016〕33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區域範圍,保護對象,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2003年,建立縣級保護區。
2008年,晉升為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2016年5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國辦發[2016]33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藏北那曲市嘉黎縣麥地卡鄉,涉及1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 92°45′55″-93°19′25″,北緯 30°51′04″-31°09′44″之間。總面積88052.37公頃。

區域範圍

保護區總面積88052.37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2882.47公頃,緩衝區面積14164.04公頃,實驗區面積41005.86公頃。

保護對象

保護區範圍內有119種脊椎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種。對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等多種水禽的遷徙、繁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其重要的遷徙走廊,每年定期棲息有20000隻以上水禽;這裡也是高原魚類洄游、產 卵育幼場所,還分布有藏原羚、岩羊、盤羊、狼、猞猁、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

生態價值

麥地卡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澤、泡沼、泛濫地、湖泊、高山濕地和灌叢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9項指定標準中的5項,2005年,由於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湖沼學、水文學方面獨特的國際意義,麥地卡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麥地卡濕地是拉薩河的源頭,對拉薩河的供水功能、調節徑流、淨化水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保護拉薩以及拉薩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穩定拉薩河優良水質具有積極意義。保護區內有高原淡水湖泊濕地、沼澤濕地與河流濕地,濕地類型之全、功能之完善是全球高寒湖泊、沼澤與河流濕地生態系統中的典型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