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豐鎮

饒豐鎮

饒豐鎮是江西省直管縣鄱陽縣下轄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岸的鄱陽縣饒河聯圩內,地處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腹地,西臨鄱陽鎮,北接廟前鄉,東鄰蘆田鄉,南毗樂豐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989人(2017年),有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饒豐鎮原屬農墾企業,於1954年從鄱陽湖濱圍墾修建而成,歷經多次體制改變。1984年經上饒地區行署報省政府批准為正縣級建制歸上饒地區農林墾殖局管理,1998年由上饒地區下放劃歸鄱陽縣管轄,成立饒豐鎮人民政府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饒豐鎮
  • 外文名稱:Raofe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
  • 下轄地區:饒豐,蔡家灣,汪家圩等
  • 政府駐地:饒豐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199
  • 地理位置:贛東北
  • 面積:125平方公里
  • 人口:44989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鄱陽站
  • 車牌代碼:贛E
  • 民系:江右
簡介,資源產業,經濟發展,城鎮建設,教育事業,

簡介

資源產業

饒豐鎮地區優勢獨特。水土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產和畜禽、水產養殖,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豐富,如,鎮內有可供養殖的水面1.1萬畝,水質清晰、水草豐茂。鎮內有歷史悠久的畜牧水產場,有水產養殖基地1000餘畝,水產品種繁育基地72畝。饒豐鎮地處鄱陽湖畔,有天然的水禽生長繁殖條件和充足餌料,饒豐人民有悠久的養鴨歷史,饒豐板鴨廠生產的“南安牌”板鴨於1986年獲國家食品工業部最高榮譽獎銀質獎;1988年又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及香港等地。水禽加工廠是1992年經世界銀行專家考察論證,並批准立項投資興建的。加工廠全部採用國際先進設備和工藝(丹麥CINCO系列),累計投資2700萬元人民幣。饒豐板鴨廠擴建、水禽加工廠項目希望得到外商的青睞。占地500畝、大小菜棚500個的花園蔬菜基地位於鄱陽縣城東郊,是江西省2003年度百家農業龍頭企業之一。
板鴨板鴨

經濟發展

饒豐鎮有耕地4.6萬畝,其中95%以上種植水稻。為提高糧食產量,使農民種糧也能走上致富路,饒豐鎮全力做好農業生產各項配套服務工作。鎮裡首先配齊配強了農技站技術人員,並由兩個分管領導專抓此項工作。他們通過辦培訓班、農技員田間授技等辦法,引導農民科學種田,並通過發布良種信息大面積推廣了一批適合饒豐鎮土壤氣候特點的“樂豐早”、“金優系列”、“923”、“65002”等優良品種,使饒豐鎮的良種率達到96%以上,早稻直播、晚稻拋秧等農業生產新技術也在饒豐鎮得到了全面推廣。饒豐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投資100多萬元,新架設高壓線1.2萬多米,更新改造了37組電排機組,維修機電設備105台組,並通過科學合理調配水資源,確保了抗旱用水的需要;病蟲暴發期間,饒豐鎮農技站及時做出病蟲情預報,先後發布病蟲情報,並組織統一滅蟲十七次,使乾旱、蟲災對饒豐鎮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江西省九龍山食品有限公司於2004年9月開始籌建,2006年正式註冊,《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食品衛生許可證》、《檢驗檢疫合格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均已辦理,並註冊國家商標《昂雷迪及“ONTHEROAD”英文含義為“在路上”》。公司是一個以養殖、加工、銷售法國朗德鵝為主的食品企業。公司總部設在鄱陽縣饒豐鎮。廠區內建有辦公區、宿舍區、孵化車間、育雛車間、飼料加工車間、填飼車間、宰殺加工車間、凍庫等,馬家分場和鐵路分場各建有一個種鵝養殖基地和一個商品鵝養殖基地。公司現已投資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240萬元,流動資金130萬元,無形資產(技術轉讓費)30萬元,遞延資產(種鵝)100萬元。公司廠區總占地面積50畝,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草地種植面積60畝,年飼養法國朗德鵝種鵝5000羽,已成規模年產優質商品鵝9萬羽,年加工填飼商品鵝9萬羽,年產優質鵝肥肝45噸,鵝頭16噸,鵝掌18噸,鵝翅18噸,鵝肉360噸,加上其它副產品鵝脖、鵝肫、鵝腸、鵝油、鵝絨等,年稅利達451萬元。
經濟發展經濟發展

城鎮建設

饒豐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近4萬,有耕地面積5萬畝,可養水面1萬1千畝,下轄9個農業分場。公路修建和改造是多年來饒豐鎮民眾的迫切願望。為改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公路歷史,饒豐鎮抓住鄱樂公路的改造契機,勒緊褲帶,擠出30餘萬元資金,竭盡全力實施並完成了長3公里、寬6米的掛線路基工程,並爭取縣交通部門的支持,對這條路面進行了硬化,由於資金髮生困難,成了爛尾巴工程,被擱置了兩年。只硬化了一邊的路面,行人和車輛通行很不方便。2005年5月,鎮裡將這一民眾極力要求完工的工程重新啟動。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這條700米長、7米寬的紅中路終於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饒豐鎮饒豐鎮
馬家分場的出路被灌湖水庫阻斷,這個分場5個村的村民只能靠一條渡船作為紐帶與外界連線,生產生活極為不便,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饒豐鎮投入30多萬元,在灌湖水庫攔腰處築起一條大壩。經過一年的奮戰,灌湖大壩如一條巨龍橫臥水面。鎮裡又投入23萬元對饒豐鎮的村級公路進行了改造,並鋪設了鵝卵石,改造總里程80公里。如今,以總場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正在饒豐鎮形成。鎮裡投入15萬元,對集鎮街道進行了美化、綠化、亮化,建造了3000餘平方米的休閒廣場,集鎮面貌大為改觀,民眾休閒也有了處所。

教育事業

饒豐鎮共有學校13所,其中國中3所;饒豐中學、花園中學、蔡家灣中學。國小10所;中心學校本部、花園國小、過水埂國小、蔡家灣國小、汪家圩國小、高溪國小、移民初小、灌塘國小、鐵路國小馬家國小。饒豐鎮中心學校,原為饒豐綜合墾殖場教育科,1998年由原上饒地區下劃鄱陽縣管轄。2005年成立饒豐鎮中心學校,校長孫仙嬌大本文程,中高職稱,鄱陽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饒豐鎮中心學校成立以來,以“破舊立新改進作風,真抓實幹創優環境,群策群力促時發展”為工作思路,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鐵心硬手推進規範管理,旗幟鮮明狠抓教育質量,強力有序重塑教育形象,取得了教育穩定發展的成效。
饒豐鎮養殖饒豐鎮養殖
《饒豐鎮中國小學校工作評估細則》和《饒豐鎮中國小教師教學工作評估細則》納學校管理工作與教師教學工作、重點工作與常規工作於制度管理。《校長任期目標管理制》和《教師有序流動辦法》、《教師激勵機制》相結合,致力打造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大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2006年鄱陽縣教育工作“優勝單位”、2007年鄱陽縣“先進學校”、2007年上饒市農村國小教研工作展示單位,灌塘國小展示了饒豐中心學校教育工作的健步發展、穩步提升的新形象。學期一度的期末統考,教學常規評估,不斷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和教育質量觀念,大力提升教育質量和教育形象。二級培訓、三課活動、送課下校、集體備課以及學期一度的優質課大賽,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展示的舞台和比武的摞台。校本教研有聲有色,教師發展百花競放,課改實踐高潮迭起。《嚴禁教師參與打麻將賭博的通知》、《嚴禁教師參與無序招生的通知》,實處著手逐步推進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信心信用教育、民主評議工作和集中教育活動從嚴抓實,教師精神煥然一新。鄱陽縣十佳教師吳玉蘭,鄱陽縣十佳孝順媳婦羅建霞,代表了饒豐中心學校教師奮力拚搏、刻苦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新課程改革有序推進,“平安和諧校園”創建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扎紮實實。鄱陽縣十佳文明學生張慧琳,展示了饒豐中心學校學生的文明勤學風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