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英

飛英

飛英,漢語辭彙。

拼音:fēi yīng

釋義:(1).飄舞的雪花。

(2).比喻行文流暢。

(3) 比喻“天外來客”、“飛來精華”或“日精”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英
  • 拼音:fēi yīng 
  • 注音:ㄈㄟ ㄧㄥ
  • 釋義:.飄舞的雪花。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

詞目

飛英

拼音

fēi yīng

出處與詳解

1、飄舞的雪花。
宋 辛棄疾 《永遇樂·賦梅雪》詞:“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2、比喻行文流暢。
①明 陳子龍 《送宋轅公應試金陵》詩:“操筆飛英縱所如,六季文章體更疏。”
②明 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落韻飛英,天驚雨逗。揮紇濡發,鶴唳風生。瀚海知名,詞壇聽玉。”
③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四:“曲甚好,只是落韻。”
3、比喻“天外來客”、“飛來精華”或“日精”之意。
唐道士王松年之“太陽神石”
女媧鍊石補蒼穹, 天台高處落飛英。
滄海桑田幾變幻,搖搖欲墜總不傾。
閱盡琅琊無限事,盡在寂廖不言中。
幸得神仙常相伴,亂雲飛渡從容
天台山太陽神石傳說是大羿射日時射下的一個太陽,其身變為太陽石,其精(日精)托化為趙公明,後成為財神。詩中“飛英”指的是大羿射下的太陽,或者“日精”,神仙指的是財神趙公明。其典故來源如下:
明洪武(1368-1398)年間寧波太守、琅琊天台山人王璡《琅琊金石集注》:財神者,姓趙明朗字公明,琅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天台,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煉,得神仙之術。商周交兵,遂受聞太師之邀下山助商,失利為太公所殺。太公岐山封神,朗受封玄壇真君,日精再歸天台,遂真陽附石,神體合一。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專司人間迎祥納福之責。此後石下有廟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財山焉。
另有詩句:若雪襟懷映日精,東籬馨色傍飛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