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息

頓息

《風俗通·怪神·石賢士神》:“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小瞑,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頓息
  • 拼音:dùn xī
  • 釋義:停留休息。
  • 解釋:停留休息
詞語信息,引證詳解,

詞語信息

【拼音】dùn xī
【釋義】
1、停留休息。
2、深深嘆息貌。
3、猶立即停止。

引證詳解

  1. 停留休息。
    東漢 應劭 《風俗通義·怪神》:“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小瞑,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
    三國志·魏志·鮑勛傳》:“帝手毀其表而競行獵,中道頓息,問侍臣曰:‘獵之為樂,何如八音也?’”
    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軍至斗城,去瓮口二十餘里,解鞍頓息。”
  2. 深深嘆息貌。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趙臣》:“璋大驚頓息曰:‘今日非趙君,我族矣!’”
  3. 猶立即停止。
    太平廣記》 卷第九十六:“僧伽大師化緣在臨淮,恐是欲歸彼處,故現此變也中宗默然心許,其臭頓息。”
    《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不多時雷電頓息,天日開明。”
    元史》卷一百一十六:“以至棰辱平章張珪等,濁亂朝政,無所不至。及英宗立,群幸伏誅,而後勢焰頓息焉。”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十卷:“一日忽大風暴作,吳君即書一符,擲於屋上,須臾見有一青鳥銜去,其風頓息。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只見車聲頓息,火光俱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