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樂寺(江西進賢縣文港鎮寺院)

靜樂寺(江西進賢縣文港鎮寺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靜樂寺坐落在江西進賢縣文港鎮的羅嶺西麓的巔峽中,占地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萬綠叢中,殿堂樓閣,紅瓦綠牆,規模甚是宏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靜樂寺
  • 外文名:jinglesi
  • 原名:羅嶺廟
  • 始於:時朝萬曆年間
  • 坐落在江西進賢縣文港鎮
  • 建築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
溯源,構造,風景,

溯源

靜樂寺原名羅嶺廟,始於時朝萬曆年間,緣何名為羅嶺廟。裡面還有一個神話般的傳說。
那是宋末年間,羅嶺的一個多年的大樟樹成了精。化為人形,晝夜下山,為害人民。一次恰好遇到觀音菩薩路過此地。拔下頭上髮釵,化作一面銅鑼,收服了樟樹精,山下人們為了感念菩薩的恩德,遂建觀音殿。蓮花台,起名羅嶺廟,久而久之,鑼嶺變成了羅嶺,至於那個樟樹精,從那時起,便改惡向善,造福鄉民,據說它在文革時期還保護了寺里的部分佛像,人們尊重它從善如流的品行,稱他為仙人,並且每次去寺院都不忘在這棵樹下燃三支香,以示心意。重建羅嶺時它還四處化緣呢,明朝萬曆年間,禪風盛起。得僧尼於此,弘揚佛法。開壇講經,至此羅嶺為何改名為七寶禪林,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四眾傾向於此,一時名動朝野,清朝光緒年間,雲峰和尚亦多次雲遊於此,詩人袁潛曾賦詩一首贊曰:
乍至若天山,山藏萬水間
偶聞擊馨聲,始覺有禪關
憩馬長林密,開樽大寺閒
回歸尋舊路,夕陽帶僧還
靜樂寺的水亦是遠近聞名,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來尋訪仙源甘露。並流下許多佳話。水的出處只是一個不足兩平方米的山泉洞穴,稱為龍泉的池中湧出。關於這個水井亦流傳著膾炙人口的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一龍子觸犯天條罪當到死,菩薩得知其與佛門有緣為之說情。遂被貶到羅嶺的浮雲峰下,遇一高僧在此結廬而居。修行大乘佛法,諷頌金剛咒。小龍頗有靈性,化為小蟹,蟄伏聽法,日漸薰習,不知幾時依然化龍飛去。後來小龍為報菩薩高僧度化之恩,遂於蝸居蟄藏之處留下一池,其名龍泉,又稱蟹井。一僧飲之不溢,眾僧飲之不淺,百僧飲之供而不匱。後人對小龍知恩報恩的行為題詠“龍非池中物,泉乃石津精。蟄此為聽經,噴涌供參禪”之詩句。

構造

經歷了朝代的更替、興廢、羅嶺廟常遭亂兵噬。以至方丈作糟糠之倉,僧寮作煙霞之窟。毀為廢圮、沉睡蓮泯滅。時至八八年宗教政策落實後,長老尼慧雲法師由上經統戰部門從金山寺聘請到羅嶺,擔任主持一職,她懷著重複古寺的壯志領著徒弟爬上了荒草遍地的羅嶺結廬而結。十五年是一個不短的過程。在慧雲長老圓寂後,頓解法師繼承其師遺志,擔任住持一職。身體力行,為常住盡力。她於一九八八年受具,八九年與慧雲長老來羅嶺,同甘共苦。今日的羅嶺不再是滿目傖痍椽殘壁,而是遊人如織。香客如雲。文人墨客、莘莘學子、甚至海內外同胞。他們厭倦了萬丈紅塵中的追逐。倘樣於清山綠水之間。在寺院中尋找祥和與寧靜,沒有紛爭的淨土。現然的羅嶺是美麗的,三一六國道旁的山門巍然屹立,門楣上是一誠大和尚題詞的靜樂禪寺四個大字。一條寬闊的水泥路猶豫玉帶,蜿蜒在綠色的原野上。山林間、直到寺前的積善橋邊。跨過積善橋,就是一百零八個台階。每上一個台階,謂之去掉一個煩惱。到了天王殿,煩惱盡除,看見彌勒菩薩,便皆大歡喜了。天王殿有兩層,彌勒菩薩的背後是地藏菩薩,上面一層是千手觀音,背面是韋馱菩薩,兩邊是四大天王。
出了天王殿,兩邊的僧舍、齋堂、客堂、鐘樓等建築群便盡現眼前。中間觀音殿,是早期所遺,據說也是最靈驗的了。拾階而上,迎面是最雄偉的大雄寶殿,占地最寬,約六百平方米。院中花木扶疏,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客堂前有一道門出門沿著濃蔭蔽日的小徑便到遠近聞名的龍泉了。
羅嶺廟因地處靜谷,所以更名靜樂。取靜谷中極樂之境也。現有比丘尼,居士,十多人可謂頗具規模。靜樂能如此因有慧雲長老師徒的勤儉節約使方善信的康慨解囊上級領導部門的支持關心,他們的善舉,他們的心血,十方諸佛共贊其功此福不遠矣偈雲“慧眼識寶山,雲至寺生輝。布施諸功德,隨師成佛道。”

風景

羅嶺山風景得天獨厚,怪石峭立,茂林叢生,奇花異草滿山遍野;百鳥聚匯,悠悠歌鳴;澗溪掛簾潺潺,庫塘波光粼粼,勝景百出,秀麗娛目。在這幽雅的靜谷崖中,歷來吸引很多文人墨客、名人雅士、仕官學子、勘與地仙、釋道信民,或旅遊觀光,或吟詩題詞,或隱居修學,或尋龍探骨,或結廬坐禪,留下了「青山不改千年色,碧水長流萬古聲」的讚嘆。
清道光年間,高僧雲峰法師曾多次雲遊於此。詩人袁潛路過羅嶺靜谷時,曾賦詩一首∶
??乍至若天山,山藏萬山間;偶聞擊罄聲,始覺有禪關;憩馬長林密,開尊大寺閒;回歸尋舊徑,夕陽帶僧還。
寺旁山澗上的「龍泉池」,面積不過兩個平方,深不過一米,又稱「蟹井」,可這蟹井說也奇異,令人難以思異∶一僧飲之有餘而不溢,眾僧飲之亦不淺,若百僧飲之,還是供而不匱。池水清澈芳冽。稍飲一杯,涼沁心脾,香留齒頰,煩渴頓解,勝飲上池甘露。若家有病患之人,取此水剪藥,尤多妙用,當是佛主慈悲,廣施妙法,為眾生消災解厄之故耳。相傳此乃「龍非池中物,蟹乃石津精,蟄此為聽經,噴涌供參禪」之故。說是很早以前,有一龍子,偶犯罪戾,論律當斬,大士算知其與佛門有緣,為之說情,得免於死,貶謫凡塵,壓在羅嶺西隅浮雲峰下,責其靜修思過。後有一高僧,抵此結廬,清修上乘佛法,日誦金剛神咒。小龍深通靈性,本可潛逃,但未敢騰雲駕霧,懼驚動天帝、龍神,仍然白天馴服伏於浮雲峰下,夜深人靜之際,便化成小蟹,爬至羅嶺靜谷,踞穴蟄藏。今日「蟹井」即當年小蟹蟄藏之穴,小蟹就這樣在此聆聽佛經、思過,不知經過幾多年月,小蟹深受佛感,得悉道義,澈悟前非,而且學得了無上妙法,明心見性,複本還原,仍然化龍飛去。但小龍犯罪蒙赦,逢災贖難,多承大士說情,高僧搭救,佛經化夷之功,因而為感佛海,設桃報李,才在這蝸宿蟄藏之處,留下一個「高巔不雨山常澗,蟹井水淺飲不盡」的居穴,即今之「龍泉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