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涌街道(霞涌)

霞涌街道

霞涌一般指本詞條

霞涌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廣東省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部,東鄰惠東縣,西接大亞灣石化區,距惠州市區45公里,距深圳市中心48公里。轄區總面積80.8平方公里,海岸線22公里。

霞涌街道下轄6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共33個村(居)民小組,戶籍人口19304人(2010年)。

霞涌街道主要道路有惠深沿海高速公路、石化大道等。

霞涌街道主景點包括:黃金海岸、清泉古寺、南海度假區、小徑灣景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霞涌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廣東省惠州市
  • 電話區號:516000
  • 地理位置:廣東省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部
  • 面積:80.8平方公里
  • 人口:19304人(2010年) 
  • 方言客家語粵台片——惠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熊貓金海岸、清泉古寺、南海度假區、小徑灣景區等,楊包真人廟
  • 機場:惠州平潭機場
  • 車牌代碼:粵L
霞涌簡介,地理環境,歷史,行政區劃,人口,社會,經濟,教育,名勝古蹟,概況,清泉玉帶,螺島鐘聲,爐峰晴嵐,橫嶺松濤,花洲塔,蟹湖鯨浪,虎洲月夜,煙墩烽跡,

霞涌簡介

位於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部,東鄰惠東,西接大亞灣石化區,距惠州市區45公里,距深圳市中心48公里。轄區總面積80.8平方公里,海岸線22公里。下轄5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共33個村(居)民小組,戶籍人口19304人(2010年)。
 霞涌依山傍水,緊鄰石化區,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年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到霞涌旅遊觀光。主景點包括:熊貓金海岸、清泉古寺、南海度假區、小徑灣景區等。近年來,霞涌大力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加快旅遊和房地產業發展,逐步形成集特色海濱旅遊和高尚休閒商住的旅遊度假區,隨著惠深沿海高速公路、石化大道等道路的通車,霞涌的旅遊商住功能定位更加突顯,將成為惠州南部的熱點旅遊商住區。
霞新村楊包廟會霞新村楊包廟會

地理環境

大亞灣霞涌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由廣東省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位於大亞灣區東部,北枕橫跨惠陽區、惠東縣、大亞灣三縣(區)的鐵爐嶂銀嶺,東接惠東縣稔山鎮,東北面與惠陽區相鄰,南瀕大亞灣,毗鄰香港、深圳。霞涌街道辦事處轄區總面積80.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8公里,海域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島嶼90多個。
霞涌街道

歷史

據《惠陽縣誌》記載,距今500多年前,霞涌已有人定居,稱霞涌圩,即今霞涌老圩。郊有青龍河逶迤入海,形成一個大沙涌,沙質細幼,盛產金鉤蝦,故又稱蝦涌。由於大量海沙淤塞,港口不斷向外推移,民國時期,為適應漁貨集散需要,才逐漸遷至現在的圩場。

行政區劃

霞涌街道下轄6個村委會(曉聯、上角、義联、霞涌、新村、霞新)和2個社區居委會(霞涌社區、壢下社區),共33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

霞涌街道的人口密度低。戶籍人口19304人(2010年)。

社會

霞涌街道淡水資源豐富,並且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霞涌的淡水資源純淨而豐富,已建成庫容量為1000萬立方米的城鎮供水調節水庫,能保證霞涌發展的生活、生產供水;11萬伏的高壓輸電線直通霞涌;霞澳一級公路橫貫霞涌。

經濟

霞涌街道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工業和濱海旅遊業。

教育

至2009年10月,霞涌街道有初級中學1所(霞涌中學),國小2所(霞涌第一國小霞涌義联國小),幼稚園2所;中國小教職工165人,學生1962人,其中國中學生909人,小學生1053人;在園幼兒34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年輟學率為0;國中階段入學率為100%,年輟學率為0,畢業率為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9%。

名勝古蹟

概況

作為大亞灣的旅遊、商住、休閒區,霞涌在大亞灣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霞涌旅遊資源豐富,區域內有許多海域島嶼,海濱沙灘多處。值得一提的是擁有東方夏威夷之稱,可供開發的海灣沙灘長約3公里,有古剎寺院清泉寺,還有神秘、野趣的魷魚灣自然風景保護區

清泉玉帶

位於義联村,因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的清泉寺旁邊有兩股終年乾旱而不竭、特別清甜的泉水而得名。

螺島鐘聲

1875年間,民眾在螺島建築了一座 “楊包真人廟”。廟內有一個光緒年間鑄造的火銅鐘和一面大鼓。每天零時,廟裡敲鐘108響,鐘聲洪亮悠遠。螺島鐘聲因此而聞名。

爐峰晴嵐

鐵爐峰由12座山峰組成,海拔888米,橫跨大亞灣、惠陽和惠東,遠望群山起伏,雲霧繚繞,景色迷人。
寶塔洲島寶塔洲島

橫嶺松濤

橫嶺是一座1300多米長的平坦主嶺。嶺的西側有一座三對宮廟,嶺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松樹。站在松蔭下,向南遠眺,可見艘艘漁船在霞光中向海上飄去,海風吹來時松樹沙沙響,天上、海上、松樹相映成趣。

花洲塔

寶塔洲島位於霞涌港南面,北距大陸500米,面積0.1184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1公里。島上建有一塔,名為花洲塔。花洲島位於霞涌千帆閣對面,離海岸約1公里,島上有一座5層高的寶塔,是明朝年間建造的。

蟹湖鯨浪

蟹湖位於淺灘旁邊,海中岩層重疊,盛產蟹、螺。退潮時,許多民眾到此拾螺挖蟹,潮漲時常有鯨魚在此出沒。鯨魚出現時,白浪滔天;鯨魚噴水時,如一條金光閃閃的銀柱射向天空。
霞涌八景之一花洲塔 耗資270多萬元霞涌八景之一花洲塔 耗資270多萬元

虎洲月夜

虎洲位於義联大嶺村對面,此小島遠望形狀似虎,眼、口、鼻儼然,雙爪伸展,栩栩如生,故名虎洲。虎洲周圍的海水,晴天月夜波濤微涌,在皓月光輝的映射下像金蛇千萬滾滾竄動,其景色十分壯觀。

煙墩烽跡

據考證,煙墩又名烽火台,是明朝萬曆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建造的防禦設施。霞涌共有煙墩遺蹟4處,分別在沙田村南面的海邊山上、船澳村南面的亞婆角嶺上、烏山頭嶺頂上和鹽灶背村對面的鶴咀天后廟山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