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公調

雞公調

雞公調是東至縣木塔鄉的傳統戲曲藝術。於清末民初傳入,是饒河戲腔與本地土語方言的衍生物,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現流行於木塔鄭村及周邊江西浮梁地區。主要是節慶之日,出譜及宗祠完工時的演出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公調
  • 簡介:傳統戲曲藝術
  • 地區東至縣木塔鄉
  • 申報單位:池州市東至縣
地區,簡介,

地區

申報單位:池州市東至縣

簡介

“雞公調”表演豐富多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舞蹈、唱聲、音樂、手工技藝、服飾美術等。它是以劇團為載體,以劇本為依託,以輕便自由為形式,蘊含著諸多要素的傳統民俗文化。演出時男女老幼演員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時唱時舞,伴有獨白,舞唱結合。演出時分角色著裝,並繪畫各式臉譜,主色調為紅、白、黑。演出時鼓、琴、胡、鑼、梆、吶從旁托唱與幫腔,增入了柔和優美的旋律。通過“雞公調”的表演,人們即欣賞到精湛的民間藝術與舞姿,聆聽到悅耳動人的唱聲,也增加了友情與團結,構建了社會和諧。
木塔“雞公調”僅靠“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隨著老藝人的先後去世,精湛的技藝即將失傳,加上年輕人對“雞公調”藝術價值的認識不深,缺少自覺繼承者。因此,木塔“雞公調”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和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