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占

雜占

古時稱卜筮之外的占卜術。《漢書·藝文志》:“雜占者,紀百事之象,候善惡之徵。《易》曰:‘占事知來。’眾占非一,而夢為大,故 周 有其官。”《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九年》:“民間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術,其餘雜占,悉從禁絕。” 劉師培 《文說·宗騷》:“觀其理窮奧衍,術試雜占;歌 巫陽 之下招,命 靈氛 而占吉;淒涼誰語, 詹尹 謀龜;禍福無門, 賈生 賦鵩:此《易》教之支流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占
  • 拼音:zá zhàn 
  • 注音:ㄗㄚˊ ㄓㄢˋ
  • 出處:《後漢書·方術傳》
雜占(雜占)
《後漢書·方術傳》云: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窺也。至乃河洛之文、龜龍之圖、箕子之術、師曠之書、緯侯之部、鈐決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參驗人區,時有可聞者焉。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及望雲省氣,推處祥妖,時亦有效於事也。魏晉時風角、星算、望氣、三元、六壬、三棋、八卦、九宮、龜策、太一、飛伏諸術數,亦大行於世,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俗中尚保留一些鳥卜、雞卜、棋卜、竹卜、龜卜、動物內臟卜、太素脈、鏡卜、珓卜,抽籤等占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