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鐘鎮

雙鐘鎮

雙鐘鎮,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城關鎮,中共湖口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商業、交通中心,與九江市區僅一橋之隔。

雙鐘鎮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東部,湖口縣西北部,鄱陽湖長江交匯處南岸,東臨馬影鎮,西齊鄱陽湖,南至南北港,北靠長江

雙鐘鎮總面積3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1854人(2018)。下轄三里、鄱湖、台山、蓮灣、柘磯、西門、雲亭、大中、大嶺9個居委會; 勝利、柏樹、月亮、洪湖4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三里社區。

雙鐘鎮自古交通便利,九景衢鐵路銅九鐵路、池九高鐵、G56杭瑞高速公路、S20彭湖高速公路、G351國道、G530國道穿境而過。跨越鄱陽湖可與京九、京廣、京滬、浙贛、昌九城際鐵路武九高鐵滬昆高鐵九江繞城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都九高速等主要幹道連通。

雙鐘鎮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集名江長江、名湖鄱陽湖、名山石鐘山、名島鞋山、名橋鄱陽湖大橋、名園鄱陽湖國家森林公園、石鐘公園台山公園、名場鄱陽湖古戰場為一體,處處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蘇軾曾留下不朽名篇《石鐘山記》,石鐘山為國家5A級景區,鞋山為國家3A級景區,作為廬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石鐘山鞋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鎮域歷史,基本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資源優勢,特色產品,歷史事件,風景名勝,水陸交通,著名特產,經濟狀況,

鎮域歷史

雙鐘鎮位江西省北部,九江市東部,長江鄱陽湖交匯處,北臨長江,西瀕鄱陽湖口,因境內有上、下石鐘山而得名,蘇軾石鐘山記》中就有記載,其地西南 為漢初鄔陽鎮舊址,南朝宋曾於此置湖口戍,唐武德五年置湖口鎮,明代置湖口鎮巡檢司,清代又置長江水師湖口鎮,雙鐘鎮始於1935年。

基本概況

雙鐘鎮,地處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的南岸,屬湖口縣城所在地,因境內有上、下兩座石鐘山而得名。是一個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具有2000多年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鎮。史料記載,漢文帝十五年置鄡陽鎮,隸鄡陽縣,鄡陽鎮即今雙鐘鎮前身。明代在此置湖口鎮巡檢司。1935年始稱雙鐘鎮,延續至今。2001年12月,按照縣委、縣政府出台的鄉鎮機構改革方案,原三里鄉整體併入雙鐘鎮。總面積34.6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居委會(其中:4個老城區社區居委會,1個軍工企業管委會轉地方設立的社區居委會,6個新城區涉農社區居委會);轄4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莊。總戶數20145戶,總人口7185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6115人;農業人口5739人);另有流動人口6495人。耕地539.3公頃(8090畝),森林591.3公頃(8869.5畝),可養水面146.7公頃(2200畝),沙山100公頃(1500畝),荒山26.2公頃(393畝)。是省級衛生城鎮、全國風景名勝(石鐘山)所在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雙鐘鎮山水宜人,聚名山名湖名江於一體;名勝眾多,融名人名史名景為一身,自古有“鞋山鎮鄱湖,雙鐘勝帝都”之美稱。主要旅遊景點有玲瓏幽靜的石鐘山、雄偉神奇的大孤山(鞋山)及煙波浩瀚的鄱陽湖等。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水分清濁兩色,蔚為壯觀。作為廬山旅遊區的組成部分,石鐘山、鞋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古代陶淵明、李白、蘇東坡黃庭堅陸游蔣仕銓等文化名人都曾登臨,記勝抒懷,留下了許多讚美詩文。石鐘山周圍江湖水中岸上,為數千年來的古戰場。漢武帝南巡射蛟於江中;周瑜操練水軍於鄱陽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太平軍與曾國藩統領的湘軍水師周旋江湖間10年之久;李烈鈞打響反袁第一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攻占雙鐘, “二次革命”炮台等至今尚存。
雙鐘鎮古今名人輩出,北宋建隆三年,雙鐘鎮鄒下馬灣馬適狀元及第,為江西早期科舉魁首之一;當今名人雙鐘鎮勝利村上楊家人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為機械工程專家、中科院院士。
雙鐘鎮是湖口縣政治、經濟、文化重鎮,經濟總量在全縣居於首位,綜合實力較強,2012年實現財政總收入5000萬元。本土及引進的工業規模企業達20多家。農業規模企業2家。第三產業中規模較大的賓館和酒店17家;較大型的休閒娛樂場所7家;標準化農貿市場5個;綜合性大型商業市場4個;餐飲專業市場1個;金融機構設立營業網點20個;通訊網點33個;保險分支機構6家。
雙鐘鎮水陸交通發達。景湖公路、牛湖公路、九景高速公路、銅九鐵路等穿境而過,居民出行十分方便。水路交通獨具長江黃金水道優勢,沿江、沿湖碼頭林立。

歷史沿革

因其境內有上下石鐘山而得名。1950年置雙鐘鎮,1958年改雙鐘鎮公社,1984年復設鎮。1997年,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政府駐雙鐘,轄雲亭、大中、西門、柘機4個居委會和大嶺行政村。2001年底,撤銷三里鄉,劃歸雙鐘鎮。
[郵編]332500 [2008年代碼]360429100:~001蓮灣居委會 ~002西門居委會 ~003大中居委會 ~004雲亭居委會 ~005大嶺居委會 ~006三里居委會 ~007鄱湖居委會 ~008台山居委會 ~009柘機居委會 ~200勝利村 ~201柏樹村 ~202月亮村 ~203洪湖村
附:三里鄉位於湖口縣城東南郊,距縣城1.5千米。1958年設三里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三里、五橋、勝利、柏樹、台山、月亮、群勝、洪湖8個行政村。縣屬南北港水產場駐境內。

行政區劃

轄西門、大中、雲亭、大嶺、三里、鄱湖、蓮灣、台山、柘磯、鐘山、江閥等11個居委會,勝利、柏樹、月亮、洪湖等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里社區。

地理環境

雙鐘鎮雖屬鄱陽湖平原,但境內丘陵低山起伏,屬亞粘性土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勢東高西低,熱量豐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風向多為冬北夏南,年平均氣溫17.4℃。

資源優勢

雙鐘鎮是湖口縣縣城所在地,距省城南昌市約150公里,是九江市的衛星縣城,經九景高速鄱陽湖大橋)到九江市區只要短短的十多分鐘。北臨長江,西瀕鄱陽湖,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境內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金砂灣工業園、台山工業區已有多家企業落戶,發展潛力巨大。區內密布南北港等沿鄱陽湖水系,可開發水面19868畝,宜開發種植林地50034畝。

特色產品

以大豆為原料生產加工的豆豉、豆參、豆條等,其中湖口豆豉馳名全國。水產品加工的有酒糟魚、毛花魚、銀魚、鳳尾魚,其中湖口糟魚馳名全國。有人造花、根雕、盤景等工藝美術品加工製作。鐵器產品有板斧、錘子等全部出口。. 農用機械加工,高壓線鐵附屬檔案加工技術精湛。魚種孵化基地孵化的各種魚苗,遠銷省外縣市及全國各地區。

歷史事件

雙鐘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初,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雙鐘鎮緊挨長江鄱陽湖等黃金水道,素有“江湖鎖鑰”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商家雲集之鎮。史上發生在雙鐘鎮的戰爭有元末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之戰,他們都曾駐軍於此地;有鹹豐年間太平軍將領石達開坐鎮石鐘山,指揮太平軍與曾國藩所率清軍之戰;有民國二年七月江西都督李烈鈞在雙鐘鎮舉行著名的“湖口起義”,武力討伐袁世凱

風景名勝

雙鐘鎮風光秀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它集名江長江、名湖鄱陽湖、名山石鐘山、名島鞋山、名橋鄱陽湖大橋、名園鄱陽湖國家森林公園、名場鄱陽湖古戰場為一體,處處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蘇軾曾留下不朽名篇《石鐘山記》。

水陸交通

湖口縣湖口縣
九景衢鐵路銅九鐵路杭瑞高速公路彭湖高速公路、S306省道九湖公路、S304省道景湖公路、S301省道牛湖公路穿境而過。跨越鄱陽湖可與京九、京廣、京滬、浙贛、昌九城際鐵路武九高鐵滬昆高鐵九江繞城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都九高速等主要幹道連通。
雙鐘鎮沿江沿湖水域境長52公里,有客運、貨運碼頭6處,經長江黃金水道可上至重慶、下達上海;沿鄱陽湖可通往省會南昌樟樹吉安贛州等其它市縣。

著名特產

雙鐘鎮物產富饒,特產著名。鄱陽湖銀魚螃蟹湖口豆豉湖口糟魚藜蒿五大特產歷史悠久,產品遠銷國內外。

經濟狀況

雙鐘鎮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商業等中心,經濟總量在全縣居於首位,綜合實力較強。近年來,雙鐘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下,經濟社會建設日新月異,區位優勢不斷凸現,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湖口縣進軍全國百強縣機遇,全力服務好兩區開發,新區園區開發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工業經濟有較強態勢,本土及引進的工業規模企業(泛美亞九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江西省君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達20多家。農業規模企業(章光101集團江西紅豆杉有限公司,在洪湖村建成紅豆杉基地800餘畝,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1家。
長江碼頭長江碼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