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鵝菌

雁鵝菌

雁鵝菌,又名重陽菌、寒菌、玉茹、雁窩菌。雁鵝菌暫無人工栽培 ,主要產於桂北湖南湘西湘北和湘潭一帶,喜生於叢林地帶,湘北人方言口音把雁鵝菌讀作“按(雁)窩(鵝)菌”;在湘北澧縣和湖北松滋交界處的宜萬鄉松林里,每年的4月到6月的雨季,當地的人們就到松林里采蘑菇,雁鵝菌便是最受當地人寵愛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被人們譽菌中之王,其味鮮美,營養豐富,富含有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多種胺基酸,具有增強食慾,免疫力及保健防疫之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鵝菌
  • 外文名:無
  • 又名:重陽菌、寒菌
  • 產地:湖南湘西,湘北和湘潭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玉草(菌)初寒時生,潔析可愛,作羹微韌,俗名寒蒲草”。湘北臨澧縣境內群山連綿,山中各種樹木、花草茂盛,而太浮山又是群山中之姣子,它海拔高,風景秀麗,無污染,雁鵝菌因受氣候、溫度、濕度影響,每年在寒露之後秋高氣爽、大雁南飛最佳季節生長在太浮鬆山茅草叢林之中。霜降自滅,至令人工無法繁殖、栽培,屬純天然菌種,口感及營養價值在所有菌類中獨具一格,任何菌種無法與其相提並論,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一種高品質天然食品。
南嶽山上有菌數十種,唯有雁鵝菌是上品。雁鵝菌呈淺棕色,形狀如傘,小至銅錢,大至菜碗,均質松肉肥,鮮嫩可口,下面、調湯、炒肉,無一不宜。也可把雁菌製成菌油,即把新鮮的雁菌,放在燒沸的茶油中炸熟,然後連同少許茶油用罈子貯藏起來。這種油只要滴少許在菜上,便覺芳香撲鼻,清涼生津,脾胃大開。過去南嶽山上的寺觀,常把這種雁菌和菌油作為素食中的佳品。雁菌的成熟期為每年的農曆三月和八月,南嶽衡山便有許許多多男女老少,背著竹簍或提著竹籃,在樹林草叢中忙著尋摘雁鵝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