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

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

《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是的作品,作者是汪元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
  • 作者汪元亨
  • 年代
  • 國家:中國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
【作者】汪元亨
【年代】

作品原文

閒來無妄想,靜里多情況。物情螳捕蟬①,世態蛇吞象②。直志定行藏③,屈指數興亡。湖海襟懷闊,山林興味長。壺觴,夜月松花釀④;軒窗,秋風桂子香。
山翁醉似泥⑤,村酒甜如蜜。追思蓴與鱸⑥,撥置名和利。雞鶩亂爭食⑦,鶩蚌任相持⑧。風雪雙蓬鬢,乾坤一布衣。驅馳,塵事多興廢;依棲,雲林少是非。

作品注釋

①物情螳捕蟬:喻強者欺侮弱者。《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後也。”
②世態蛇吞象: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吞象,三歲而出其骨。”
③行藏:出仕和退隱。
④松花釀:一種淡黃色的酒。又叫“松醪”。
⑤山翁醉似泥:李白《襄陽歌》:“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本句中“山翁”泛指隱居山林的人。
⑥追思蓴(chun)與鱸:此指張翰見秋風起,便想起家鄉的蓴羹和鱸魚膾,於是掛冠歸田的故事。蓴:多年生水草,嫩葉可燒湯。
⑦雞鶩亂爭食:喻平庸的人為一飲一啄而鬥爭。《楚辭·九章·懷沙》:“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鶩(wu):鴨子。
⑧鷸蚌任相持:喻雙方事持不下,第三者得利益。《國策·燕二》:“趙且伐燕,蘇代謂燕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拊其啄。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鶩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擒)之。”

作者簡介

汪元亨,字協貞,號雲林,又號臨川佚老。饒州(今江西波陽縣)人。元至 正間出仕浙江省掾,後徙居常熟。官至尚書。《錄鬼簿續編》有“至正間,與余 交於吳門”之語。知其曾和賈仲明同時代,為元代後期曲家。所作雜劇有《斑竹 記》、《仁宋認母》、《桃源洞》三種及南戲《父子夢欒城驛》,均失傳。散曲 今存《小隱餘音》百首、套數一套,散見於《雍熙樂府》、《樂府群珠》、《南 北詞廣韻選》等集子,隋樹森《全元散曲》收入。歷代記載不一,《錄鬼簿續編》 云:“有《歸田錄》一百篇行於世,見重於人。”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 列其有《小隱餘音》、《雲林清賞》各一卷。近人盧前有《小隱餘音》緝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