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仙觀

隱仙觀

【隱仙觀】坐落在徂徠山頂峰太平頂東南的礤(一作茶)石峪內。附近群峰聳立,山溪環繞,松柏蒼鬱,景色秀麗而壯觀。此處石坡廣曠,旺水季節雪浪飛瀑、鳴泉噴珠,觀北貴人峰孤峰插天。絕壁之上"徂徠第一"、"桃園深處"等名人題刻雄渾有力。隱仙觀修於明代,主祀呂洞賓,中有六逸堂、呂祖殿、三清殿、玉皇閣等古建築,占地3200平方米。觀東曾有一天然丹灶,傳為明代道士的煉丹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隱仙觀
  • 地理位置:徂徠山頂峰太平頂石峪內
  • 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煉丹爐、陳摶酣睡處、礤石陂
景點歷史,景點特色,主要景點,

景點歷史

隱仙觀修於明代,主祀呂洞賓,中有六逸堂、呂祖殿、三清殿、玉皇閣等古建築,占地3200平方米。觀東曾有一天然丹灶,傳為明代道士的煉丹之處徂徠山南麓礤石峪里群峰兀立,碧水曲環,松柏蒼翠,雲山霧罩,因此在清道光年間《泰安縣誌》上稱其為“徂徠第一奧區”。

景點特色

隱仙觀原為巢父廟,後又稱隱仙觀,面南背北,依山而築。東邊,前是玉皇閣,下層的石門額書著“金闕雲宮”。西側,前則有呂祖殿,原是祀呂祖;後則為六逸堂,祀“竹溪六逸”,匾額上書有“筱洞天”。
隱仙觀原有靈官廟、山神廟、六逸亭、迎仙橋等,均毀於一旦。抗日戰爭期間,觀內曾是徂徠山起義營地,今天是徂徠山林場礤石峪分場的駐地。現在這裡還存有清康熙年間趙國麟撰書《蓬萊派重修碑記》和嘉慶年間蔣大慶撰書《重修樓閣殿宇碑》等碑碣。整個古廟懸室倚崖,澗溪繞藏藤葛之下,兩岸有“竹溪”、 “雲路”、“激湍”、“壁立千仞”、“桃園深處”、“仙閭靈府”等題刻。

主要景點

煉丹爐:隱仙觀東1公里,有一處由幾塊巨石組成的石屋。石屋之上,有清康熙年間大學士趙國麟題刻的“煉丹爐”三個大字。煉丹砂是道家的嗜好,徂徠山煉丹爐的規模更是不同凡響。
陳摶酣睡處:煉丹爐南,又有巨石平展如床,傳為陳摶老祖曾憩息於此,人稱“陳摶酣睡處”。 陳摶,又名希夷,為五代時人,落榜後鬱鬱寡歡,先隱居武當山,後移居華山,達四十年之久。“遇天人之際”,開創一代學風。他以“無極圖”刻石華山,他總結的內丹道法,成為宋以後道教修持方法的主流。研究“易經”、“老子”自成一家。相傳陳摶在徂徠山一覺足足睡了一百多天,醒後發現邀他的呂洞賓已外出雲遊,便不辭而別返回華山。
礤石陂:煉丹爐東,有大片山坡,山坡曰陂,礤石即大面積石皮,古名礤石陂,礤石峪也因此而得名。陂為緩坡,光滑可鑑。夏日山雨成溪,溪瀉陂而滑下,至陡崖成瀑布,轟響如雷,雪浪排空濺跳珠,此為礤石峪一勝景,蔚為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