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新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

陸海新通道一般指本詞條

“陸海新通道”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省份,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協主要物流節點,運行時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節約10天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海新通道 
概況,發展,成果,意義,

概況

“陸海新通道”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由中國西部省份與新加坡合作打造的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通達世界各地,運行時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大幅縮短。

發展

2017年8月,重慶廣西貴州甘肅4省區市簽署“南向通道”(“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框架協定,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如今,“陸海新通道”的合作範圍已擴展至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9個省區市。
2018年6月和8月,青海新疆相繼加入合作共建“南向通道”工作機制;2018年11月,中新兩國正式簽署《關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陸海新通道”。
2019年1月7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8個西部省份在重慶簽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框架協定,將合作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助推我國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
2019年5月16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9個西部省份在重慶簽署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定,標誌著陝西省正式加入“陸海新通道”共建合作機制,“陸海新通道”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將助推我國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

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陸海新通道”的三種物流組織形式均已實現常態化運營,其中鐵海聯運班列共發運805班,已從開行之初的每周一班發展到每天雙向對開,國際鐵路聯運(重慶—越南河內)班列共開行55班,重慶—東協跨境公路班車共開行661班。“陸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全球六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155個港口。
截至2019年3月31日,“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901班;國際鐵路聯運(重慶—越南河內)班列累計開行67班,重慶—東協跨境公路班車累計開行846班,目的地已覆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全球六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166個港口。

意義

“陸海新通道”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省份,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協主要物流節點,運行時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節約10天左右。
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地,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協主要物流節點;向北與中歐班列連線,利用蘭渝鐵路及西北地區主要物流節點,通達中亞、南亞、歐洲等區域。
“陸海新通道”已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實現聯通,並已初步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機銜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