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爾

阿瑪爾

阿南德·阿瑪爾(1886-1941)蒙古人民革命黨、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之一。曾用名阿格鄧布·阿瑪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南德·阿瑪爾
  • 別名:阿格鄧布·阿瑪爾
  • 國籍:蒙古
  • 出生地:土謝圖汗部落
  • 出生日期:1886年
  • 逝世日期:1941年7月27日
  • 職業:革命家,歷史學家
  • 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
  • 代表作品:《蒙古簡史》
阿南德·阿瑪爾1886年生於土謝圖汗部落德岱欽親王旗,出身於貴族。幼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通蒙古語、滿語,還略通藏語。曾在土謝圖汗部落當過低級官員。1913年在博格多汗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自治政府工作,1919年任外交部副大臣(侍郎)。
1921年春,外蒙古的馬克思主義小組開始同他接觸,在他們的影響下,這個封建政府的官員轉變為一個共產主義者。1921年革命勝利以後,在臨時人民革命政府外交部任職。
1923年加入人民(革命)黨。1923-1928年曆任外交部長、內務部長、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和副總理職務。他曾經接受黨的委派,前往中國張家口,同當時中國北方的進步革命軍事力量——國民軍領導人馮玉祥會晤,而後前往北京,同廣東革命政府的代表徐謙接洽,表示願意同廣州政府互派代表。
1924年當選為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1928年當選為中央主席團委員,1928-1930年任人民政府總理。1932-1936年任國家小呼拉爾主席團主席。1936-1937年再次擔任人民政府總理,並且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
1937年3月7日,人民革命黨召開的第57次中央主席團會議,在喬巴山主持下,委員們討論通過了《關於黨中央主席團委員阿瑪爾非黨性活動的報告》,認為他是“人民公敵和祖國叛徒的庇護者”,在“階級根源和政治思想上屬於封建主分子”,“阿瑪爾不能再擔任小呼拉爾委員和總理的職務”。同日晚召開了另一個會議——國家小呼拉爾第22次會議,喬巴山作了《關於阿瑪爾總理活動的報告》,這個決議宣告了阿瑪爾政治生命的結束——黨和政府一致認為,“阿瑪爾千方百計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反動派僱傭的特務、祖國的叛徒、反動上層喇嘛和封建主反革命活動的鬥爭,事實上直接保護了他們”。會議結束後,阿瑪爾被立即逮捕並移交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1941年7月10日,蘇聯最高軍事法庭一審判處他死刑,同月27日被執行。直到被槍決以前,阿瑪爾一直拒絕承認強加給他的罪名。
根據蒙古史料記載,阿瑪爾在人民革命黨屬於右翼,他認為黨應該謹慎地開展反宗教宣傳,不能短時間內消滅牧民對藏傳佛教的信仰。在是否以武力消滅蒙古喇嘛的問題上,他同其他同志們存在著嚴重分歧,他也拒絕執行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關於在1937年以前徹底消滅喇嘛集團的命令。1930年末期,做為人民政府的首腦,他一直抵制在政府開展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推廣的“肅反”運動,曾經多次公開聲明反對嚴重違反革命法紀,大批逮捕無辜的知識分子、軍官、喇嘛的做法,他保護了政府的大批官員。這種同當時人民革命黨開展“肅反”運動背道而馳的做法——是導致他下台的最主要原因。
1960年,在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的命令下,蘇聯總檢察院被授權重新審理阿瑪爾“反革命案件”,確認他與“反革命事件沒有任何關係”,應予平反。1962年,人民革命黨為他恢復了名譽,但是這次平反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夠徹底。1989年9月,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的專門委員會再次為他平反,他的黨籍得到了恢復。
阿瑪爾還是一位歷史學家,其主要著作有《蒙古簡史》(1934)。
阿瑪爾的勇敢舉動在當時的人民革命黨是罕見的,他在盡一切努力捍衛著自己的尊嚴和保護著自己的人民——他為此付出了生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