闓

闓(闓)kǎi開:闓關。古同“”,歡樂。筆順:丶丨乛丨乛丨乛一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闓
  • 外文名:kai
  • 總筆畫:9
  • 讀音:kǎi
部首筆畫,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動〉,〈形〉,古籍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門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
五筆86:UMNV
五筆98:UMNV
倉頡:LSUSU
筆順編號:425252515
四角號碼:377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5FF

基本字義

1. 開:~關。
2. 古同“”,歡樂。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門,豈聲。本義:開門;開)
2. 同本義 [open]
闓,開也。——《說文》
開戶,楚謂之闓。——《方言六》
“今欲與漢闓大關。”——《漢書·匈奴傳》
3. 又如:闓關(開關);闓拓(開展);闓門(敞開門);闓置(開設);闓徹(開通);闓闔(開合)
4. 啟發,開導 [inspire;enlighten]。如:闓導(啟發引導);闓闡(解說;開導)

〈形〉

1. 開闊;明朗 [open;wide;bright and clear]
闓,明也。——《廣雅》
2. 又如:闓明(開闊明朗);闓爽(開朗);闓敏(開朗聰敏);闓疏(開朗通達)
3. 通“”。和樂 [happy]2.通“愷”。歡樂。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昆蟲闓愷。”昆蟲闓懌,回首面內,又如:闓悅(歡樂);闓懌(和樂的樣子);闓悌(和易近人)顏師古注引文穎曰:“闓、愷,皆樂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𠀤音愷。《說文》開也。《正韻》辟也,解也。《揚子·方言》東齊開戸謂之閻笘,楚謂之闓。《前漢·匈奴傳》今欲與漢闓大關。《曹植·矯志詩》門機之闓,楛矢不追。
《博雅》闓,欲也。
通作凱。《前漢·司馬相如傳》昆蟲闓懌。《史記》作凱澤。
《集韻》《正韻》𠀤丘哀切,音開。《集韻》明也。
決拾也。《儀禮·鄕射禮·袒決遂注》決,猶闓也,以象骨為之,著右大擘指,以鉤弦闓體也。《釋文》闓,音開。
人名。《後漢·劉表傳》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注》闓,音開。
《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𠀤音慨。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