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瀨溪橋

長瀨溪橋

長瀨溪橋,位於芹洋鄉長瀨溪村上游1公里,離鄉政府駐地2.5公里,清道光九年(1829)造,董事李周澤。2003年2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瀨溪橋
  • 地理位置:壽寧縣芹洋鄉長瀨溪村上游
  • 景點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39.2米
廊橋構造,主要事件,香消玉損,“情侶橋”異地遷建,

廊橋構造

兩端橋堍用塊石砌築,單孔木拱廊屋橋,跨於修竹溪上,東南—西北走向。寬5.2米,拱跨32米。橋屋15開間,用64柱,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兩側設木凳,檐下施擋板。上覆雙坡頂。橋中樑上墨書有建橋時間、捐款人等豐富的人文資料。長瀨溪橋與上張坑橋有“情侶橋”的美譽。

主要事件

香消玉損

由於這兩座橋位於福建省重點工程牛頭山水電站的庫區範圍內,2006年2月底,修竹溪下游新建的水電站開始蓄水,溪水每天上漲1米左右,2006年2月28日晚上水庫的正常水位高達340米,水淹沒廊屋,逼近橋頂,長瀨溪終於挺不住了,倒在修竹溪的懷中。
據悉,貫木拱廊橋採用的是“蜈蚣結構”,只要兩個端部固定,橋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載。但是,正由於這個特殊結構,橋受到向上的反彈力,就很容易失穩遭破壞。長瀨溪橋的斷塌就是“受到水的浮力和失去橋頂向下壓的穩定作用。”
橋斷後工人在拆古橋建築構件橋斷後工人在拆古橋建築構件
遷建後的長瀨溪橋遷建後的長瀨溪橋

“情侶橋”異地遷建

“長瀨溪橋遷往芹洋鄉芹洋村豐谷峽,張坑橋遷往芹洋鄉尤溪村村尾的袋仔面。兩座古橋在新址上依然距離很近,還是‘情侶橋’。”壽寧縣有關部門強調,“長瀨溪橋和張坑橋是為配合福建省重點工程壽寧牛頭山水電站建設而異地遷建。” 長瀨溪橋主體建築構件都保留下來,用這些構件就可以把長瀨溪橋復原大約80%。被衝掉的主要是橋頂的瓦片,而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從當地廢棄的老屋中收集到足夠的瓦片。
張坑橋,位於芹洋鄉張坑村西南約1公里張坑橋,位於芹洋鄉張坑村西南約1公里
相比之下,張坑橋的拆建工作比較順利,每個構件都已編好號,基本可以在異地完全復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