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發平

鐘發平,男,196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博士,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基本介紹

創業歷程,研究成果,

創業歷程

鐘發平早年就讀於中南大學,1991年獲武漢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以後,在中國科學院儲能材料博士後工作站工作,1993年開始任清華大學現代物理學副教授。
20世紀90年代,隨著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與之配套的二次可充電電池的研究成為各國研發的重點。當時在清華大學執教的鐘發平博士被借調到原國家科委國家儲能材料工程中心暨鎳氫電池中試基地,挑起了總工程師的重擔,負責國家“九五”和“863”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鎳氫電池生產關鍵技術及成果轉化。
鐘發平鐘發平
1996年在廣州的一次談判失敗,讓十幾年來悶頭搞科研的鐘發平,萌生了自己創辦企業,解決連續化帶狀泡沫鎳問題的念頭。
當時,連續化帶狀泡沫鎳只有美國、日本、法國的4個廠家能生產,而全球年需求量的缺口有400萬平方米。依仗著“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外商們因此漫天要價,這個情況讓鐘發平有了要為中國人爭口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根據國家科技部門的統計,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及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1/5,這個數字讓鐘發平更加堅定了下海創業的決心。當時他已經研究開發出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生產技術並取得了專利,他不忍心讓自己苦心研究的成果也束之高閣。
從科學家到企業家,這條路充滿風險。但看準了的事情就會堅持幹下去的鐘發平,於1997年舉家回到湖南老家,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路。“這是一場戰爭,一旦宣戰,必須打贏,我一定要在先進電池領域裡插上一面中國的旗幟。”在公司成立儀式上,鐘發平激動地說。
企業第一次中試過程在鐘發平租來的一個破舊食堂里開工了。1998年3月,為解決一個技術難題,鐘發平和他的同事們夜以繼日連續攻關10多天,終因身體虛脫,昏迷在中試現場。但他在醫院僅住了兩天,就不顧醫生的勸阻從醫院跑了出來,一頭鑽進了中試現場。
天道酬勤。一位曾經親自開車送昏迷的鐘發平去醫院的投資商被他的拼搏精神震撼了,向他投來信任的眼光並告訴他:“我公司決定投資兩億元在你的腦袋上,放開手腳乾吧。”一些在國外留學的技術精英也被他的人格力量所震撼,陸續來到他的公司與他攜手創業。鐘發平和他的同事們,先後攻克了二十多道難關,成功地生產出中國第一卷連續化帶狀泡沫鎳。
隨後,全國各大媒體相繼傳頌著鐘發平的捷報:公司實現了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的規模生產,填補了國內新能源領域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該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成為繼美、日、法等國之後,全球第5家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生產廠家。
當時,由於公司剛剛成立,尚處於產品無標準、設備不定型、工藝無章程、員工無培訓的四無階段,所以鐘發平決定實行高起點的管理,瞄準國際市場,全面推行SPC過程控制、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標準ISO14000國際環境質量認證。
當中試一結束,鐘發平馬上就將產品送到歐洲客戶手中進行質量檢驗。有人認為公司剛剛開始,應該先開拓國內市場,可是這一建議被鐘發平否定了。在他看來,目前全國該行業上規模的就自己這一家,沒有比較對象,只有敢為人先,矢志創新,把目標定位於國際市場,與世界一流企業對話、交流,才能夠實現同步甚至趕超。
1999年7月,科力遠規模化生產的第一批產品剛一面世,就打入了國際市場,而這正是得益於此前一個月拿到的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證書。此時,國外幾大生產廠家聯合將價格下調28%。鐘發平和他的同事們早有準備,利用自身優勢,豎起了應戰牌,最終打了一場漂亮的“反圍剿”。最終國外企業只得甘拜下風,美、法兩家企業相繼破產倒閉,其中一家跨國公司被科力遠收購。
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鐘發平給全球1/3的鎳氫電池關鍵材料寫上了“中國製造”的字樣。科力遠形成了年產連續化帶狀泡沫鎳500萬平方米的規模產品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生產基地。產品遠銷歐美、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公司與國內外100多家電池廠商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並成為香港超霸、日本三洋松下、法國阿爾卡特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商業夥伴。
2003年9月,科力遠(原力元新材)挺進資本市場,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經過5年的錘鍊和發展,2008年4月,“力元新材”股票又定向增發成功。同年8月,隨著公司產業化的發展,長沙力元更加專注於“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的專業生產,原公司更名為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力元則註冊為長沙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科力遠的成功,僅僅是鐘發平事業之路的一個新起點。他認為,產品研發不能跟著外國人的屁股轉,草率地“克隆”別人的成果,那會永遠落後於人,我們需要的是高起點、突破性的新成果,要勇於超越,做世界第一。
如今,在鐘發平“科技興國,產業報國”精神的召喚下,科力遠很快就擁有了一批國內一流的科技精英,公司員工中有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100餘人,6名海歸學者,30多名碩士、博士,公司還聘請了一名中科院院士、兩名工程院院士擔任高級技術顧問,築起了新能源“中國製造”的起飛平台。
在企業的運作以及與國際市場競爭和交流過程中,鐘發平強烈地感到,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如果要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在國際大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在技術和產品上不斷創新,必須走產業化、國際化和高度集約化的路線。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鐘發平立志做大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打造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行業的“航母”。
鐘發平認為高科技企業永遠要與時間賽跑。他計畫,依託長株潭國家高技術綜合性產業基地和工程研發中心這一平台,到2012年,通過證券、銀行、基金等渠道融資25億元,重點投資電動車動力電池,形成產值超過100億元、關鍵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的產業聚集規模,初步形成全國乃至全球先進能源材料的研發、產業基地。

研究成果

1997年,作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之一的鐘發平懷著"科技興國,產業報國"的理想回到家鄉,帶領創業團隊刻苦攻關,自主成功研發連續化帶狀泡沫鎳鎳氫電池的關鍵材料),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材料領域的一項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該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市場壟斷
他主導創立的長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經過短短5年時間的發展,形成了年產值3億多元的生產規模,以26%的市場占有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生產基地之一,主導產品出口率達50%,年創匯能力達2000萬美元以上。他孵化、主導創建了3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從先進的電池材料到高能電池、電動工具為主線的產業鏈雛形。他在國內外一級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獨立和合作獲得8項國家專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