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葉新木姜子

銹葉新木姜子

銹葉新木姜子也稱為大葉樟、白背樟、辣汁樹、石槁等。

銹葉新木姜子是一種樟科、新木姜子屬喬木,多生長在低海拔的山地混交林中。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省份以及東南亞的寮國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銹葉新木姜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木蘭亞綱(Magnoliidae)
  • :樟目(Laurales)
  • 樟科(Lauraceae)
  • 亞科:樟亞科
  • :木姜子族、木姜子亞族
  • 新木姜子屬(NeolitseaMerr.)
  • :銹葉新木姜子
  • 分布區域:中國南部,中南半島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8-12米,胸徑10-15厘米;樹皮紅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小枝輪生或近輪生,幼時密被銹色絨毛。頂芽卵形,鱗片外面被銹色短柔毛。葉3-5片近輪生,長圓狀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0-17厘米,寬3.5-6厘米,先端近尾狀漸尖或突尖,基部楔形,革質,幼葉兩面密被銹色絨毛,後毛漸脫落,老葉上面僅基部中脈有毛外,其餘無毛,暗綠色,有光澤,下面沿脈有柔毛,其餘無毛,帶蒼白色,羽狀脈或近似遠離基三出脈,側脈每邊4-5條,彎曲上升,中脈、側脈兩面突起,下面橫脈明顯;葉柄長1-1.5 厘米,密被銹色絨毛。
銹葉新木姜子
傘形花序多個簇生葉腋或枝側,無總梗或近無總梗;苞片4,外面背脊有柔毛;每一花序有花4-5朵;花梗長約2毫米,密被銹色長柔毛;雄花:花被卵形,外面和邊緣密被銹色長柔毛,內面基部有長柔毛,能育雄蕊6,外露,花絲基部有長柔毛,第三輪基部的腺體小,具短柄,退化雌蕊無毛,花柱細長;雌花:花被條形或卵狀披針形,退化雄蕊基部有柔毛,子房卵圓形,無毛或有稀疏柔毛,花柱有柔毛,柱頭2裂。
果球形,直徑8-10毫米;果托扁平盤狀,直徑2-3毫米,邊緣常殘留有花被片;果梗長約7毫米,有柔毛。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7-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混交林中。
銹葉新木姜子

分布範圍

國內產於南部的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廣東、廣西。
銹葉新木姜子銹葉新木姜子
國外分布於中南半島的高棉,寮國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本種樹皮、枝、葉均含粘質,粉碎後作線香粉,膠合力強,尤以樹皮為佳,外銷稱“大青石粉”,還可作鑽探工程的加壓劑。樹葉還供藥用,民間外敷治瘡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