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驛其二

金陵驛其二

《金陵驛其二》是文天祥寫的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陵驛》其二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文天祥
作品內容: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塗。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作品賞析:這是一首骨風遒勁的唱和之作。上片言舊。“乾坤能大”四句,以蛟龍暫屈池中、終當飛騰為喻,表示雖遭囚禁而猶志向遠大。“橫槊題詩”三句,追念昔日轉戰東南的戎馬生活,痛惜抗元戰鬥歸於失敗。凡此,不只是自抒胸襟懷抱,也是兼志同道合的友人鄧剡而言的,是對他們共有的錚錚鬥志的激勵及共有的漫漫征途的回顧。“江流如此”二句,則寄希望於將來,對國家的復興不抱悲觀態度。下片言別。“鏡里朱顏”二句,示此心此志至死不渝。“去去龍沙”三句,言人漸北去,心終南向,以致頻頻回首,對故國江山無限留戀顧念。最後兩句說死後魂將化為杜鵑,當你聽到月夜杜鵑的哀鳴,那便是我“魂兮歸來”。作者《金陵驛》詩:“從今別後江南路,化作杜鵑帶血歸”,與此意同。生前鬥爭不息,死後猶眷懷故國,丹心不滅,這是何等赤誠的愛國情腸!與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用意實同,只不過在表現上詩直詞曲罷了。當時,周密、王沂孫、張炎等作遺民詞,悼南宋之亡,哀傷難已,但常心危詞苦,吞聲躑躅,情調過於摧抑低沉。相形之下,文天祥的詞,國雖亡而正氣猶存,身將死而雄心不滅,沒有絲毫委靡之色,確乎是南宋辛棄疾、陸游等愛國詞的嗣響,為南宋詞譜寫了高唱入雲的尾聲。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王沂孫)、叔夏(張炎)、公謹(周密)之上。”的確,無論宋詩、宋詞,都應以文天祥為其殿軍。
  • 相關作品:
《金陵驛》一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金陵驛》二
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塗。
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
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