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宗直

金宗直,朝鮮朝世宗、成宗年間的學者、性理學家。字季溫、孝盥,號佔畢齋。原籍善山。1453年進士及第,1459年試年文科及第。後歷任都承旨、吏曹參判、工曹參判、漢城府尹、知中樞府事等官職。他學問淵博,文章出眾,培養出金宏弼、鄭汝昌等優秀的文人,成為嶺南學派之宗師。當時,朝鮮朝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開始形成兩派政治勢力。一派是占有大量土地,操縱國政的勛舊大臣,一派是以金宗直及其後的趙光祖等為代表的士林,後者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兩派鬥爭異常激烈,延續數十年之久。當時國王成宗提倡儒家學說,金宗直一派士林遂得以活躍於王朝政界,編纂出版許多漢文學、封建禮儀、歷史、地理方面的書籍,為儒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金宗直的哲學觀點是客觀唯心主義,極力宣揚封建秩序是天經地義的天理,積極維護朝鮮朝的封建制度。1495年繼位的燕山君,在勛舊派的誣陷、唆使下,於1498年對士林派大肆屠殺,史稱戊午史禍。他的門人多被獲罪,金宗直亦被開棺斬屍, 他的著作亦遭燒毀。一生著作甚豐,增修《東國輿地勝覽》55卷,編撰《東文粹》、《一善志》。著書有《佔畢齋集》、《青丘風雅》、《游頭流錄》、《堂後日記》、《彝尊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