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葵花(菊科植物)

野葵花(菊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葵花學名:水朝陽旋覆花,又名:水朝陽花,水朝陽草,水葵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供藥用。生於低山濕潤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稀生於山坡草地或灌叢中,海拔1200-30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葵花
  • 拉丁學名:Inula helianthus-aquatica C. Y. Wu ex Ling
  • 別稱:水朝陽花,水朝陽草,水葵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科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甘肅,貴州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本種變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常有具鱗片狀葉和頂芽的細匍枝,莖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莖直立,高30-80厘米,基部徑達7毫米,有細溝,被薄柔毛,頂部被較密的毛,雜有腺點,上部有多少開展的傘房狀長分枝或短花序枝,稀不分枝,節間長1-4厘米。葉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4-4厘米;下部葉常漸狹成柄狀,在花期節萎;中部以上葉無柄,基部圓形或楔形,或有小耳,半抱莖,邊緣有細密的尖鋸齒,頂端尖或漸尖,上面無毛,下面有黃色腺點,脈上有短柔毛;中脈和7-8對側脈在下面稍高起,網脈多少明顯。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或枝端,徑2.5-4.5厘米。總苞半球形,徑1-1.5厘米,長7-9毫米;總苞片多層,多少等長;外層線形,上部葉質,並有短柔毛,但最外層上部常葉狀且較內層稍長;內層線狀披針形,背面無毛,邊緣寬膜質,有緣毛。舌狀花較總苞長2-3倍,舌片黃色,線形,長約1.5厘米;管狀花花冠長3毫米,有披針形裂片,裂片有腺點;冠毛污白色,較管狀花花冠稍短,有10個或稍多的微糙毛。瘦果圓柱形,有10條深溝,無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野葵花

產地生境

雲南(西部、西北部、北部、東部)、四川(西部、西南部、南部)、甘肅南部和貴州西部。

本種變異

此種在葉形和頭狀花序數目上有很多變異,I. yunnanensis Franch., l. c.應併入本種,有較狹的葉。有一圓葉變型 f. rotundifolia Ling, l. c. (1965),葉密集(節間長1-2厘米),中部葉長2.5-4.5厘米,寬2-3厘米,卵圓形,基部心形抱莖,頂端圓形,邊緣有粗鋸齒。產雲南西北部(麗江)。另一不常見的變型:全緣葉變型 f. holophylla Ling, f. nov., 葉全緣,中部葉長4-6厘米,寬2-2.5厘米;頭狀花序徑不超過2厘米。產貴州西部(平壩、盤縣、納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