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成立於2008年9月,是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平台,是執行國際教育任務的管理與教學單位。主要負責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與管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行和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實施。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和學生管理辦公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
  • 創辦時間:2008年9月
  • 所屬地區:重慶市
  • 類別:私立
  • 學校類型:留學生
  • 學校屬性: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與管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行和國際合作交流項
  • 現任校長:嚴常青
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簡介,機構設定,行政人員,師資力量,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專業介紹,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班簡介,項目優勢,培養模式,

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簡介

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成立於2008年9月,是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平台,是執行國際教育任務的管理與教學單位。主要負責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與管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行和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實施。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和學生管理辦公室。
學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招收來華留學生,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和重慶市市長獎學金的招生單位,學校同時設立重慶郵電大學校長獎學金吸引優秀留學生來校學習。截至2014年,學院有來自48個國家的長期留學生300餘人在校學習,其中研究生比例接近50%,分布在11個學院的20個專業。
國際學院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為目標,通過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並整合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截至2014年,學院開辦有經教育部批准的中美、中英合作辦學本科項目各一個,雙語本科教改實驗項目一個,項目學生規模達到300餘人。
學院開設有各種層次的對外漢語教學課程,提供漢語語言、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同時開辦各類項目培訓及文化體驗項目。
國際學院致力於營造積極進取、團結協作、寬鬆溫馨的工作氛圍,建設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和高效率的國際化團隊,有力推動學校國際化進程。

機構設定

機構設定
機構設定機構設定

行政人員

樊愛萍,王丹,文忠毅,何雨桑,宋奕新,毛艷婷

師資力量

專職教師:程方,龍吟,范媛媛,楊艷輝
兼職教師:樊愛萍,張歡,楊文勝,王丹,嚴莉群,周磊,許艷,郭毅,伍喆

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專業介紹

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班簡介

我校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是經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的、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瑞尼森學院合作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旨在培養厚語言基礎、精信息學科的高級複合型人才。該項目是我校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對國際化人才需求、及通信信息產業大發展對複合知識結構人才需求的改革措施,也是學校開放式辦學的戰略選擇。

項目優勢

1經本地化、低成本的國外先進英語語言教育模式培養,項目學生具備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很強的英語套用技能,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競爭能力;截至2014年該項目08級學生在大學第三學期結束時,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達到91%,多名同學獲得全國及重慶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及知識競賽獎項。
2經系統的英語語言強化學習後,“外語+專業”模式學生可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專業選擇,體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理念;
3由於具有“英語強、專業精”的複合型能力結構,項目學生可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為考研、出國等進一步深造和高質量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培養模式

模式一:外語+軟體
從軟體工程專業新生中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實施“外語+軟體”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國際化軟體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突出軟體工程專業的特色和就業優勢。該模式採用兩段式培養模式,前兩年,學生進入我校國際學院的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學習,選用國內外優質的教材資源,進行英語語言的強化學習(英語語言學習的主要課程由外籍教師講授),同時進行其他基礎課程及軟體工程專業基礎課學習。兩年後,學生進入我校軟體學院學習。修滿規定學分並達到相應要求者,獲得重慶郵電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模式二:外語+專業
從新生中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實施“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模式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理念,採用兩段式培養模式。前兩年,選用國內外優質的教材資源,進行英語語言的強化學習,英語語言學習的主要課程由外籍教師講授,同時進行相關專業的基礎及專業基礎課學習。兩年後,經本人申請,按學校相關規定和程式,項目學生分流到其它專業學習。接收分流學生學院將制定專門培養方案,保證學生後兩年專業學習、考研、就業等順利開展和進行。修滿規定學分並達到相應要求者,獲得重慶郵電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