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銘

醴泉銘

即 唐 魏徵 《九成宮醴泉碑銘》。 唐 貞觀 六年, 太宗 避暑 陝西 麟遊 九成宮 ,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 ,敕 魏徵 撰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醴泉銘
  • 拼音:lǐ quán míng
  • 注音:ㄌㄧˇ ㄑㄨㄢˊ ㄇㄧㄥˊ
  • 作者: 魏徵
基本信息,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lǐ quán míng
注音:ㄌㄧˇ ㄑㄨㄢˊ ㄇㄧㄥˊ
漢字:醴泉銘

釋義

後經書法家 歐陽詢 書之刻石,字型純熟嚴整,後世推為 唐 楷第一。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康熙 丁酉、戊戌之間,各種楷書俱有翻刻。如《樂毅論》,可謂無憾;《化度碑》、《仙檀記》亦庶幾;惟《醴泉銘》竟為流毒,形僻而易似,則相稱而為 歐 字,可入上選,究未嘗一筆似也。”參見“ 九成宮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