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積玉

鄧積玉

鄧積玉,重慶市墊江縣曉興鄉人,1899年生;194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一直從事農運工作;1948年12月被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時年5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積玉
  • 出生地:重慶市墊江縣曉興鄉
  • 出生日期:1899
  • 性別:男
事跡,遺屬,

事跡

他10歲時父母雙亡,即到梁山縣太平鄉大平寨姑父陳朗軒家落戶。1930年7月,參加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任分隊長。1935—1947年,先後任過四屆保長,入黨後,他利用保長的身份,領導民眾進行抗丁、抗稅、抗糧的“三抗”鬥爭。1948年夏,他得知鄉公所將差人到他保上拉兵的訊息,立即通知農民翻身會會員轉告本保與鄰保的男性青年持棍棒奔向轎頂山灣梁子,抗擊拉兵的鄉丁,結果鄉丁一無所獲。1948年春,地下黨向忠、梁、墊邊區轉移,他熱情地接待來到大平寨開闢革命游擊根據地的藍蒂裕、鄭徹、唐祖美、鄭伯英等同志。有一次,國民黨突然來大平寨“清鄉”,鄭徹隱蔽不及,就睡在農民陳永禎家床上。國民黨特務嚎叫:“大白天睡覺乾什麼?一定是壞人。”積玉機敏地說:“先生,這是陳永禎的大女兒,家住屏錦,因為生病起不了床,正在吃藥,是好人,我負責。”特務信以為真。從此,大平寨成為梁山地下黨活動的中心。當里民眾中流傳著一個順口溜:“好個大平寨,天天象開店,草鞋穿一挑,吃米要一石。”
1948年12月10日,他在大平寨被捕,然後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27日在大屠殺中遇難,終年50歲。

遺屬

2011年1月17日,重慶市沙坪壩區體育局紅岩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承載著聯繫幫扶紅岩烈士遺屬的責任和義務,來到了梁平縣蔭平鎮大坪村,來到了紅岩烈士鄧積玉之子鄧後樹家中,看望慰問了這位60來歲、生活貧困、身患疾病的烈士遺屬,並為他送去了價值500元的慰問金和慰問品, 傾聽老人講述過去的革命歲月,並關切地慰問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和身體狀況,給予了老人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全方位關懷,與此同時,隊員們還詳細了解了老人的身體和生活情況,為老人建立起家庭情況聯繫表,指定專人定期與老人保持聯繫,讓老人安享晚年。
2011年2月27日,重慶市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一行前往梁平縣慰問結對幫扶的兩位烈士遺屬。
家住梁平縣雲龍鎮的鄧厚碧老人現年69歲,是殉難紅軍鄧積玉的女兒,以務農為生。五年前老人丈夫去世,由於年邁,老人無法再耕作,便一直跟隨在雲龍鎮中心國小當教師的大女兒一起生活。在慰問中,志願者主動關懷、掌握老人的思想、生活狀況,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接著,志願者一行又為老人在農村商業銀行辦理了烈屬存摺賬戶,作為定期幫扶專用匯款賬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