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和\x22三個代表

鄧小平理論和\x22三個代表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個代表”。

根據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2月《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教學基本要求修改說明》,原來的《鄧小平理論概論》被調整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基本介紹

  • 書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 作者:霍福廣 鄭永廷 董玉整
  • ISBN:9787536128439
  • 頁數:202頁
  • 定價:10元
  •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8月第2版
  • 開本:32開
  • 字數:170千字
  • 印刷時間:2005年8月第3次印刷
內容,目的,要求,方法,目錄,概述,章節,

內容

目的

在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勝的堅定信念,培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作者鄧小平作者鄧小平

要求

貫徹鄧小平“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基本原則,對於每一章的理論內容都要著重提出和掌握觀點、依據(理論和客觀依據)和意義(理論、政治和實踐意義)三個問題;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聯繫;掌握本課程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課程的相關內容的聯繫,貫徹和體現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心的原則。

方法

按照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為依據,以認真學習《鄧小平文選》、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論述和黨的重要文獻,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報告和江澤民胡錦濤“七一”講話、《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中共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相關內容為準,堅持歷史邏輯、理論與現實、認識和實踐的統一。

目錄

概述

本門課程作為概論可理解為範圍廣泛的概括理論,包括12章 兩個部分,所圍繞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第 1 部分可稱為總論,包括第 1、2、3、4、5 章,重點論述什麼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哲學認識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基礎、國情判斷基礎,最重要的是論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2部分可稱為分論,包括第 6、7、8、9、10、11、12 章,是對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展開,分別重點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 “一國兩制” 、對外關係、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的理論。

章節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第二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第三節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第四節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第一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科學體系
第四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價值
第五節 努力學習與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章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路線
第一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含義
第二節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與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