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建二師

農建二師,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7師,所屬289、290、291三個團。在解放戰爭中,轉戰山東各地,參加過孟良崮、張店、昌濰、濟南等戰役,屢建戰功。濟南解放後,該師奉命衛戍濟南市。1952年2月,奉命由國防戰線轉入生產戰線,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二師以及所屬4、5、6三個團,離開繁華的濟南市,開赴以鹽鹼地聞名的廣饒地區,有效地治理了廣饒黃泛區。

基本介紹

歷史,建設,

歷史

1952年6月,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央軍委決定,第一野戰軍及兵團番號撤銷,西北人民解放軍進行精簡整編。
第一兵團改編為新疆軍區。
第二兵團改編為軍委裝甲兵司令部。
第十九兵團已入朝作戰。
第二十二兵團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第一軍與第三軍合併編為陸軍第一軍,下轄第一師(第一軍第一、三師合編)、第二師(第三軍第八師與第一軍第二師合編)、第七師(第三軍第七、九師合編)。
第一軍軍部改編為重裝軍軍部。
第三軍司令部、幹部部和後勤部改編為空軍第十一航校;政治部改編為西北軍區軍政幹校。第七師師部改編為重裝師師部,第九師師部改編為炮兵第十五師師部。第八師師部改編為空軍殲擊航空兵第二十七師師部。
第二軍軍部悔為南疆軍區,第四師改編為步兵第四師。第五師改為農建第一師,第六師改為農建第二師。
第四軍軍部改編為軍委城防高射炮兵學校,第十師改編為炮兵第十師師部,第十、十一師合編為第十一師,第十二師改編為公安第二十師。
第五軍軍部改編為伊犁軍區,第十三師改編為喀什軍分區,第十四師改編為農建第三師,第十五師改為農建第四師。
第六軍軍部改編為西北空軍機關,第十六師改為農建第五師,第十七師改為農建第六師,第十八師改編為公安第四師。
第七軍軍直一部充實第一高級步兵學校,其餘與西北軍區航空處合併,組成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第十九師改編為鐵道兵第五師,第二十師師部改編為炮兵第七訓練基地司令部,第二十一師師部改編為炮兵第四訓練基地司令部。
第八軍於1949年5月與綏蒙軍區合併為綏遠軍區,歸華北軍區建制。
第九軍軍部與第二十二兵團合併,第二十五師改為農建第七師,第二十六師改為農建第八師,第二十七師改為農建第九師,騎兵第七師改為農建第十師,騎兵第八師改為工建第一師。
第十九軍軍部併入陝西軍區,第五十五師調歸西北軍區領導,第五十七師改編為石油工業第一師。
獨立第一軍於1949年11月下旬整編為西北軍區獨立第一師,後歸第二十六軍領導,隨第十八兵團南進,西北獨立第一軍番號撤銷。
獨立第二軍改為農建第一師。
獨立第二軍是由寧夏中衛起義的國民黨第八十一軍改編而成的,下轄第一、二師,共約一萬人,隸屬西北軍區。1952年12月,改編為寧夏軍區獨立第一師。

建設

這支英雄部隊按照中央軍委的部署,於1954年8月,開赴北大荒
1954年9月,農建二師先遣團到達密山,後經中央軍委批准,兵分三路,分別開赴集賢的福山地區、富錦縣的綏東鄉和鐵力縣。他們過沼澤、走荒甸、披荊斬棘,風餐露宿。指戰員們鬥志高昂,全師上下,一個口號:“堅決回響軍委號召,移墾北大荒,開發東北富源,建設社會主義農業基地!”六團進駐的集賢福山地區,是一片原始荒原。團長帶領60多人勘測荒原,選擇場址。遍地是小葉樟、五花草和蘆葦,草多水多,蚊子多,臉上一摸就是一把。全團1800多名指戰員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當年開荒1083垧,建築住房、種子庫27幢,挖溝修路33325土方,建起了今天的二九一農場
五團進駐富錦縣綏東鄉。8月1日建軍節,在元寶山翻開了第一犁,苦戰78天,建房32棟,在黑龍江邊安了家,建起了今天的二九0農場
四團由寶清轉到鐵力。從10月份開始,指戰員在大雪紛飛、滴水成凍的季節里,奮戰60天,建成6000平方米新房,2000名戰士安全度過了建場的第一個冬天。由於正值國慶節建場,取名“十一農場”,後與鐵力農場合併,為今天的鐵力農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