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鹿郢劍

越王鹿郢劍

越王鹿郢佩劍1988年在荊州紀南城北垣外楚墓出土,全長65厘米,寬5.3厘米,格寬1.2厘米。劍的形制與越王勾踐佩劍相似,劍首7個同心圓,劍格鑲嵌有綠松石,並有鳥篆銘文:“戉(越)王戉(越)王,者旨於賜”。據考證“者旨於”為越王勾踐之子,又名鹿郢,公元前454-459年在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越王鹿郢佩劍
  • 出土地點: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 館藏地點:荊州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春秋戰國
劍,作為中國古代的傳統兵器和禮器,原始漁獵可斬可刺的骨劍、竹木劍的實用開端,到隨身佩戴,用於巫禮,兵則銳利所向,禮則紋飾光鮮,錯金嵌銀鑲石,還是身份等級的標誌。
半個多世紀以來,荊楚故地出土了多柄除楚劍以外的吳越名劍,如吳王夫差劍、越王州勾劍、越王鹿郢劍、以及越王勾踐劍副劍等等,這些名劍製作精良,堪稱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