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言

質言

質言,指如實而言,亦指質樸的言語。中國舊時散文分質言、文言兩體,質言辭句質樸,不加文飾,如:《康誥》等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言
  • 外文名:Truthful words
  • 拼音:zhì yán
  • 注音:ㄓㄧˋ ㄧㄢˊ
  • 詞性:名詞、動詞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1、如實而言。
2、質樸的言語。如:《周書·大誥》。

引證解釋

(1).如實而言;直言。《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上就車,召 釋之 參乘,徐行,問 釋之 秦 之弊,具以質言。”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質,誠也。”《清史稿·允禩傳》:“上召諸大臣,問倡舉 允禩 為太子者,諸臣不敢質言。” 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吾國實業尚在幼稚時代,質言之, 中華 實農業國也。”
(2).質樸的言語。 唐 陸贄 《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侈言無驗不必用,質言當理不必違。” 章炳麟 《文學說例》:“然賦頌之文,聲對之體,或反以代表為工,質言為拙。”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八節:“散文分質言文言兩體,質言如《周書·大誥》、《康誥》、《酒誥》等篇,直錄周公口語,辭句質樸,不加文飾。凡朝廷誥誓、鐘鼎銘文多屬質言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