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慶

貴慶(1774-1847),字雲白,又字雲西,號夢萸,富察氏。隸滿洲鑲白旗,清朝大臣。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科三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累官刑部左侍郎。道光十六年七月壬寅,接替恩銘,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後病免。由宗室奕紀接任。《知了義齋詩鈔》全一冊,內含:《閭山紀游詩》、《醉石龕即事詩》、《鏡心堂七言律詩》、《綺語舊作》四部分。只有其《鏡心堂七言律詩》較出色,其餘多平淡無奇。

基本介紹

  • 本名:貴慶
  • 字號:雲白
    雲西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774年
  • 去世時間:1847年
  • 主要作品:《知了義齋詩鈔》
生平,作品,

生平

貴慶是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舉人,次年中進士,先後任檢討、侍講、左贊善、功臣館提調、侍讀、詹事,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擢戶部侍郎、大理寺卿、奉天府尹,轉兵部、吏部侍郎。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擢漕運總督。貴慶認為:江廣漕糧,運道長遠,運丁苦累,應於長蘆官店例買食鹽四十斤之外,再增加買帶,過揚州時納課,給照準其帶回售賣;並要求將沿途查緝夾私委弁撤回。時陶澍為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接連四次上奏朝廷,提出不同意見:“漕船回空帶私,為歷來之痼弊,蘆私居十之八九,淮私居十之一二,年甚一年。”“既大害於鹽務,且勾引梟匪,紛紛聚集,販運上船,明目張胆,肆行無忌,亦有礙於地方。而漕船停泊買私,尤有誤於趲運。”經過爭論,陶澍的意見得到肯定。次年,貴慶調離漕運總督職務。

作品

吏報關開馬亦驚,連連譬膩與雲平
群山尚作窺邊勢,大海難銷出塞聲。
李績謬稱唐保障,蒙恬真為漢經營。
請看何代如今日,二百年來一洗兵。
提示:此為詠懷古蹟事,內容是對萬里長城相關的史跡進行評議。抒發了對清代大一統的自豪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