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理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理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理學院是2009年12月學校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時建立的,其前身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和物理與電子信息科學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民族大學理學院
  • 建立時間:2009年12月
  • 專業書:6個本科專業
  • 教授人數:9名
  • 校訓:嚴格管理、嚴謹治學、教書育人
  • 地點:中國貴州
  • 類型:大學
辦學理念,院系專業,機構設定,所獲榮譽,

辦學理念

學院把教學作為中心工作,把提高教學質量視為生命線,形成了“嚴格管理、嚴謹治學、教書育人”,“重基礎、寬口徑,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辦學特色。主要培養順應時代要求,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辦學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繼續辦好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三門學校公共課的教學。
學院匯集了一批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年富力強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形成了較強實力的學科隊伍,同時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李家明、楊樂,長江學者孟傑等為學院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在學校支持下,學院加大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學科梯隊建設日益最佳化。近兩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以上基金等30多項高層次研究項目;在承擔全校公共基礎教學繁重任務的同時,兩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逾百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40多篇被SCI和EI收錄。學院注重學術交流,派出教師出國深造、訪問或進修,並邀請國內外專家教授20餘人次來學校講學、交流,增進了了解,擴大了交流與合作。
理學院倡導學術民主、教學嚴謹、作風踏實;在人才培養方面,狠抓基礎、注重素質;在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方面看準內涵、著重實效、不斷改革。全院的教學、科研、專業和學科建設已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基礎,正在按照新的發展規劃,向新的目標邁進。全院教職工正以團結奉獻的精神努力工作、迎接挑戰,力爭創造條件抓住機遇,為我校的理學學科和基礎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院系專業

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套用統計學、套用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有數學、統計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各設定二級碩士點5個;同時還承擔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三門學校公共課的教學任務。學院現有7個教研室、1個專業實驗室、1個基礎實驗室和1個專用圖書資料室。現有教職員工51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2名,講師28名,博士(含在讀)10名、碩士(含在讀)26名、省級以上教學名師2名、學術學科帶頭人8名。學院還擁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和1個校級人才團隊。現有在校本科生750名,研究生30名。每年平均招收250名本科生、10名碩士生,初步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較合理的學科專業教育體系,確立了“基礎教學為立院之本,學科專業發展為強院之路”的發展方針,建立起基礎教學與學科專業互動發展的新的學院發展機制。

機構設定

一、數學與套用數學教研室
工作目標:數學與套用數學教研室主要是組織實施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等專業基礎課和實變函式、複變函數、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近似代數、微分幾何、數學模型、數學實驗、運籌學、圖論、拓撲學、數學物理方程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制定數學與套用數學的培養計畫;2、組織制定各學科的教學大綱;3、根據下達的教學任務,落實課程的主講教師及輔導教師;4、開展和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相關的各項研究工作。
師資:副教授2人,講師6人。
教研室副主任:儲昌木
二、套用物理學教研室
工作目標:套用物理學教研室主要是組織實施普通物理學、普通物理學實驗、近代物理學實驗、理論物理學、固體物理與材料物理學、電子學理論與實驗、感測器理論與實驗、計算機體系結構與軟體編程、嵌入式系統理論與實驗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研究並提出教學實施計畫建議;2、組織制定各學科的教學大綱;3、根據下達的教學任務,落實課程的主講教師及輔導教師。
師資: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
教研室主任:聶思敏
三、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
工作目標: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主要組織實施本專業內的高等代數、數學分析、機率論、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數據結構、實變函式、離散數學I、資訊理論基礎、數值分析、計算機套用基礎、高級語言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數學實驗、數理統計、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資料庫系統套用、數學模型、科技文獻檢索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和相關方向的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制定信息與計算專業的培養方案; 2、組織制定各課程的教學大綱;3、根據下達的教學任務,落實課程的主講教師及輔導教師,開展信息與計算科學的研究工作。
師資: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1人。
教研室主任:張儒良
四、統計與精算教研室
工作目標:統計與精算教研室主要組織實施本專業內的高等代數、數學分析、機率論、數理統計等專業課的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參加統計建等實踐活動,相關方向的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制定統計學專業的培養方案; 2、組織制定各課程的教學大綱;3、根據下達的教學任務,落實課程的主講教師及輔導教師,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和教學研究工作,4、組織研究生教學工作。
師資:教授2人,副教授1人,講師 6人。
教研室副主任:黃介武
五、測控技術與儀器教研室
工作目標:教研室主要是組織實施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教學工作和相關方向的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擬訂專業教學計畫;2、組織編制各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實踐性環節教學大綱; 3、組織選擇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教材及主要教學參考書,有計畫地進行教材建設;4、定期組織聽課,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學生的學風、學習效果及教師教學質量;5、負責課程建設工作,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師資:副教授2人,講師2人
教研室主任:李偉民
六、大學物理教研室
工作目標:教研室主要負責全校的《大學物理》公共課教學。
工作職責:1、制定和修定不同專業的《大學物理》公共課的教學大綱;2、組織教師試講,檢查教案,組織題庫建設;3、組織編寫有關教材、教學參考書及教學參考資料;4、組織學科建設,對《大學物理》課程進行改革和建設;5、組織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
師資:副教授2人,講師3人。
教研室主任:李芳瓊
七、高等數學教研室
工作目標:高等數學教研室主要負責全院《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工作(本科);制定高等數學專業的培養計畫與教學大綱;開展高等數學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活動。
工作職責:1、組織本室教師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對本教研室教師參加教學研究及學術活動提出意見並組織討論;2、組織教師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3、積極完成學校及學院下達的其他任務。
師資:副教授1人,講師5人,助教1人。
教研室副主任:王守財
八、理學實驗中心
工作目標:根據學校和理學院的發展規劃,在學校和理學院的兩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分階段建設能滿足教學科研和套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功能比較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使理學院實驗中心的建設和教學水平達到全國同類高校的先進水平。進一步完善實驗中心的管理工作,強化服務意識,為科研服務。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理學院的科研水平。利用實驗中心的技術優勢,開展物理套用、數學建模、統計分析工作。牢固樹立理學實驗中心建設要為學科建設服務、為學院的振興服務的思想,愛崗敬業,為理學院的發展服務。
工作職責:1、掌握本實驗室中心儀器設備基本性能,做好儀器設備的安裝、維護、保養工作。2、在實驗技術人員指導下,根據教學和科研實驗的要求,製作安裝實驗裝置、教具、模型、準備實驗器材。3、做好實驗準備,協助實驗技術人員和教師指導學生正確操作儀器設備,進行實驗操作。4、認真執行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保持實驗室清潔衛生,做好安全工作。5、制定並落實實驗教師進修培訓計畫,培養選拔學科帶頭人,建立骨幹教師梯隊,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6、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師資:副教授1人,實驗師2人,講師2人。
教研室主任:黃成泉
教研室副主任:馬彥兵

所獲榮譽

學院以教學為中心,大力進行教學建設。數學建模為省級精品課程,單片機與接口技術為校級精品課程,學院有雄厚的教學實力,實施了因材施教以及素質和創新教育的制度,學院教學質量有了良好的保證。2000年以來,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學院取得了2個國家一等獎、13個國家二等獎、37個貴州賽區一等獎、50個貴州賽區二等獎及17個貴州賽區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學院取得2個全國二等獲、3個貴州賽區特等獎、3個貴州賽區一等獎、5個貴州賽區二等獎及8個貴州賽區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學院取得了個2全國三等獎及2個貴州賽區一等獎,2個貴州賽區二等獎,4個貴州賽區三等獎;在泛珠江三角計算機作品大賽中,學院取得2個國家二等獎、2個國家三等獎、3個貴州賽區一等獎、1個貴州賽區二等獎及1個貴州賽區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全國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中榮獲貴州賽區和西南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團體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十餘名同學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