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城寨遺址

貴城寨遺址

貴城寨遺址位於焦作市東北部安陽城鄉貴城寨村東南1公里處。《左傳》(隱公十一年)杜註:"貴在修武縣北"。《水經注》也載:"修武縣北有故貴城"。現在城雖然已經被破壞,但是還有個別地方略高出地面,經過專家和學者考證,為古代貴城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城寨遺址
  • 地理位置:焦作市
  • 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
  • 保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發掘情況,

簡介

文化層較厚,1961年考古工作者進行試掘。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化石等。石器有鏟、斧、鐮、鑿、刀、錛等,均為磨製而成。陶器有罐、瓮、盆等,多為碎片,灰陶居多,紅陶較少,多為素麵,個別飾有繩紋,紅陶上面都有彩繪,少數灰陶上也有彩繪。還出土有牛角、鹿角化石。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即仰韶晚期文化,說明在新石器時期,焦作己有人類居住。 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情況

1965年河南省博物館和沁陽文化館聯合對該遺址進行試掘。整個遺址高出四周農田2--4米,文化層分四層。
第一層:土色淺灰,出土有小口尖底瓶口沿、紅陶黑彩網狀紋盆、紅陶紅彩網狀陶罐,夾砂灰陶瓮。
第二層:土色淺灰,夾有紅燒碎土塊,出土有單唇小口尖底瓶和雙唇小口尖底瓶、夾砂灰陶罐、鼎足等。
第三層:土色灰褐,出土有葫蘆口形尖底瓶、白衣黑彩紅陶盆、紅陶紅彩罐等。
第四層:土色淺灰,出土有葫蘆口形尖底瓶、紅陶淺腹盆、紅頂缽、紅陶瓮等。
第三、四層出土器物中,以紅陶居多,灰陶少見,有量“紅頂式”陶器。器物以素麵為主,彩陶中多為紅陶施紅彩,有少量的白衣彩陶。紋飾以勾葉紋、垂弧紋、三角弧紋為主,也有用橫直線組成的圖案。
第一、二層出土器物仍以紅陶為主,但灰陶數量明顯增多,出現了極少的磨光黑陶。器物以素麵為主,但有少量的弦紋和繩紋。彩陶占很大比例,紅黑彩兼施,出現了紅黑綜紫等多種顏色施於一器的情況。
紋飾除沿用三、四層以外,還用了大量網紋、鳥爪紋、山形紋等。
該遺址三、四層屬仰韶文化早期,一、二層屬仰韶文化晚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