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有順

謝有順

謝有順,男,1972年8月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一級作家。2006年起,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先後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文化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理論與批評審員會委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等。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發起人、評審會召集人。

出版《散文的常道》《小說中的心事》《成為小說家》等著作二十幾部,文學對話錄兩部。主編叢書多套,數十本。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發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 曾獲馮牧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等獎項。2010年被世界經濟組織達沃斯論壇評選為“全球青年領袖”。

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有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
  • 出生日期:1972年7月
  • 職業: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主要成就:文學批評
  • 代表作品:《散文的常道》《小說中的心事》、《成為小說家》《文學及其所創造的》
個人經歷,個人作品,學術方向,成就榮譽,

個人經歷

1998.02—2001.09 南方都市報副刊編輯。
2001.09—2006.12 廣東省作家協會創研部評論家、創研部副主任、一級作家。
2006.12—至今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作品

主要著作
●《我們內心的衝突》(廣州出版社,2000)
●《活在真實中》(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我們並不孤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話語的德性》(海南出版社,2002)
●《身體修辭》(花城出版社,2003)
●《賈平凹謝有順對話錄》(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于堅謝有順對話錄》(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先鋒就是自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此時的事物》(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從俗世中來,到靈魂里去》(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文學的常道》(作家出版社,2009)
●《文學的路標:1985年後中國小說的一種讀法》(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被忽視的精神: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一種讀法》(吉林出版集團,2009)
●《從密室到曠野: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轉型》(海峽文藝出版社,2010)
●《抱讀為養》(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
●《文學如何立心》(崑崙出版社,2013)
●《消夏集》(安徽文藝出版社,2013)
●《散文的常道》(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小說中的心事》(作家出版社,2016)
●《文學及其所創造的》(海峽文藝出版社,2016)
●《“70後”批評家文叢·謝有順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16)
●《詩歌中的心事》(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當代小說十論》(山東文藝出版社,2017)
●《成為小說家》(北嶽文藝出版社,2018)
謝有順謝有順

學術方向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

成就榮譽

  • 2018年,論著《當代小說十論》獲第十六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 2017年,論著《散文的常道》獲第十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 2016年,論文《有喜劇精神的悲劇——讀東西的<篡改的命>》獲“《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當代作家評論》雜誌主辦)
  • 2016年,論著《小說中的心事》獲“2016年度優秀文藝評論著作”(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
  • 2014年,論文《重構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中國文聯主辦)
  • 2013年,論著《文學的路標》獲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文聯主辦)
  • 2010年,論文《當代小說的敘事前景》獲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社科聯主辦)
●2010年,論著《文學的常道》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2屆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2010年,論著《被忽視的精神》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2屆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2008年,獲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學基金會主辦)
●2008年,獲首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當代作家評論雜誌社主辦)
●2008年,獲廣東省“新世紀之星” 稱號(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主辦)
●2008年,獲第二屆廣東省“十百千工程”優秀培養對象二等獎(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
●2001年,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
●2006年,論著《先鋒就是自由》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0屆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2005年,《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等系列論文獲“中國青年作家批評論壇·2005年度青年批評家獎”(《人民文學》、《南方文壇》主辦)
●2005年,《文化大散文的精神困境》一文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理論獎”(中國散文學會主辦)
●2005年,《消費社會的敘事處境》一文獲第三屆“廣東文學評論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5年,《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南方文壇》2005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4年,《敘事也是一種權力——中國當代小說的話語變遷》一文獲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中國文聯主辦)
●2003年,《文學身體學》一文獲第二屆“廣東文學評論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3年,《鐵凝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1年,《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個關鍵字》一文獲“廣東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廣東省文聯主辦)
●2001年,文學評論集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獲第十三屆“廣東省新人新作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1年,《十部作品,五個問題》一文獲“《南方文壇》2001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1年,《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個關鍵字》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0年,《散文的命運》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度優秀論文獎”
●1999年,《賈平凹的實與虛》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度優秀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