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草

許春草

其早年學習土木建築,基督教徒。辛亥革命前,受民主革命思潮影響,參加愛國運動。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黃乃裳介紹在廈門參加中國同盟會。他以禮拜堂和教會學校為據點,進行革命宣傳與組織活動,舉行秘密會議,並參加辛亥光復廈門的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春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廈門
  • 出生日期:1874年
  • 逝世日期:1960年
  • 職業:革命工作者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參加辛亥光復廈門的活動
  • 性別:男
人物履歷,研讀,

人物履歷

鼓浪嶼上至今依然保存著他的故居。從身份上說,他年輕時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泥水工,後來雖然事業有成,還當上了“福建討賊軍總指揮”,但仍然兢兢業業地以建築生涯終其一生。
許春草出身寒微,幼年時由於家道艱辛,九歲的許春草就開始在一家鞋鋪當學徒,有一次在節日時在一位同鄉家裡,吃到山芋,覺得太香了,但卻不能隨心所欲地吃個飽。於是小小年紀的他許下一個心愿:“將來要讓所有人能隨心所欲地吃山芋!”十二歲他改行當泥水工人。由此開始了他的建築生涯。許春草由小工升大工,升師傅,到中年他已成了廈門建築業的佼佼者。身份雖然變了,但他的草根性並沒有變,許春草和一百多名建築工人結為兄弟。1918年在廈門成立了建築公會,公推許春草為會長。到1925年,廈門建築公會已經有九個區分會,會員八千多人。公會的會訓就是許春草有名的那句話:“有公憤而無私仇。”廈門建築公會會員親如兄弟,同心協力為人們打抱不平,為社會做事,不計較個人恩仇。
一個建築業者,為什麼會有這么高尚的情操呢?這還要追溯到許春草年輕的時候,那是清朝末年。一日晚,許春草走在回家路上,突然看到一群人堵在教堂視窗,裡面傳出雜外國口音的生硬的閩南話,於是走上前去,看到一位教會牧師,牧師邀請他進去聽講。講道中這位教士不知怎的,忽然提起中國有一位改革家孫逸仙(就是孫中山先生)。後來,許春草從各方面了解到了孫中山是個革命者,他看到清朝政府腐敗,國勢衰弱,一再受到列強的欺壓凌辱,因此他發起革新運動。但在當時孫中山是被清朝通緝的“四大寇”之一。
許春草從此對孫中山先生非常仰慕,認為當時的中國已經到了亡國邊緣,而像孫中山先生這樣的人正是救國救民的理想領袖,心裡非常佩服,暗地下了決心,如果機會到來,他將追隨這位孫先生,加入他領導的團體。
就這樣,1907年許春草經由孫中山的好友黃乃裳和以後擔任廈門大學校長的林文慶介紹,正式加入同盟會,成為廈門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並在實際上主持同盟會在閩南一帶的會務。辛亥革命爆發後,許春草親率革命部隊,進攻廈門清政府的“提督衙門”,把清政府在廈門的權力中心占領下來。與此同時他與中山先生的友誼也日益加深。後來廣州發生政變,孫中山先生避難在珠江上的軍艦上,親筆書寫下委任狀,委任許春草為福建討賊軍總指揮。
中山先生去世後,許春草便不再從事實際的政治活動,又回到建築本行,成立了春草建築公司,在鼓浪嶼以及廈門建了非常多的建築,並在鼓浪嶼親自設計建造了“春草堂”。 他對國家、對廈門的關心及所付出的心血,將永留在我們的心中。

研讀

其早年學習土木建築,基督教徒辛亥革命前,受民主革命思潮影響,參加愛國運動。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黃乃裳介紹在廈門參加中國同盟會。他以禮拜堂和教會學校為據點,進行革命宣傳與組織活動,舉行秘密會議,並參加辛亥光復廈門的活動。
民國3年(1914年)4月,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進行反對袁世凱的鬥爭,他加入中華革命黨並被推選任閩南黨務主任,協助其他同志組織武裝。民國11年6月,陳炯明叛變,他受孫中山委託,在廈門設立中國國民黨聯絡站,任福建討賊軍總指揮。10月,粵軍許崇智部入閩討伐陳炯明,與他意見不合,遂函告孫中山辭去總指揮職務。民國12年起,他發起組織廈門建築公會(後改名廈門建築總工會),歷經5年,擁有正式登記的會員達3000多人,連同外圍關係近5000人,成為廈門最大的民眾團體和廈門民眾愛國運動的主要力量。
大革命期間,他參加過四九清黨大會,擁護過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九一八事變後,對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極為不滿,為首發起組織廈門抗日救國會。為了擴大反日愛國運動,又通過廈門抗日救國會串聯閩南各縣反日團體和人士,組織閩南22縣抗日團體聯合會,會址設在廈門建築總工會內。期間,還曾出版《救國月刊》,交流各地抗日運動經驗。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受廈門各界人民團體的委派,偕同黃其華等前往菲律賓、香港等地宣傳抗日,進行募捐。他還與張聖才等在廈門創辦《抗日新聞》,大造民眾抗日聲勢。廈門淪陷後,他又以個人的名義到新加坡、馬來亞向華僑報告日本侵略軍的血腥暴行,發動愛國捐獻。
二三十年代,他還曾發起創辦以解放婢女為宗旨的“中國婢女救拔團”,並設立婢女收容院。抗戰勝利後,許春草參加陳公培在上海組織的進步團體“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會”,是該會的發起人之一。民國36年,他被選為廈門市參議員。翌年,他以廈門建築總工會的名義制發傳單,抗議國民政府強抓壯丁。同時還參加“反美扶日”民眾性簽名等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兩次擔任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