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漢字)

覓(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覓,拼音mì,繁體字:覓,部首:見,部外筆畫:4,總筆畫:8 ; 繁體部首:見,部外筆畫:4,總筆畫:11。出自《喻世明言》:“我覓得禁魂張員外的一包兒細軟,我將歸客店裡去,安在頭邊,枕著頭。你覓著我的時,你便去上東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覓
  • 拼音:mì
  • 部首:見
  • 總筆畫:11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mì 繁體字:覓
部首:見,部外筆畫:4,總筆畫:8 ; 繁體部首:見,部外筆畫:4,總筆畫:11
五筆86&98:EMQB 倉頡:BBHU
筆順編號:34432535 四角號碼:202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9C5

詳細解釋

1、會意。從爪,從見。表示用手和眼去尋找。本義:尋找,到處尋找
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晉書·武帝紀》
自行搜覓。——《聊齋志異·促織》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又如:覓漢(僱工);覓舉(士人到處請託人,求人薦舉);覓句(指詩人構思、尋覓詩句);覓食(尋找食物);覓死(求死,尋死);覓取(求取);覓活(求活命);覓婚(求婚)
2、偷竊
我覓得禁魂張員外的一包兒細軟,我將歸客店裡去,安在頭邊,枕著頭。你覓著我的時,你便去上東京。——《喻世明言
覓
3、雇
如:覓車子(僱車子);覓轎(雇轎子
4、數量單位,中國唐代南詔以十六枚貝為一覓。

常用詞組

覓取mìqǔ
[seek for] 仔細尋找而得到。
野雞到處覓取食物。
◎覓食mìshí
[look for food] 指鳥獸到處搜尋食物吃。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狄切,銘入聲。《廣韻》求也。《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
《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為一覓。
《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涼府覓諾族瘴疫,賜藥。 《正字通》從爪從見。俗作覔。非。《字彙補》一作𧠘𧠙。《集韻》本作覛,亦書作𧠨,或作眽,𠀤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