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疇陽荷

西疇陽荷

西疇陽荷,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西疇陽荷屬野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米左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藥同源的膳食纖維蔬菜。含有多種胺基酸、蛋白質和豐富的纖維素,有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陽荷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切成片狀或絲狀,與肉或辣椒炒食,色鮮、質脆、味香;也可將其煮熟、燒熟撕細涼拌,還可醃成泡菜等。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西疇陽荷”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疇陽荷
  • 產地名稱: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
  • 品質特點:纖維素豐富,質脆味香、風味濃郁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509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1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觀,內在品質,等級分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觀

西疇陽荷食用花苞形如小竹筍,又似大藠頭狀,纖維略粗,中間著生一個幼嫩的紅芽,外面一層層紫紅的瓣,相互緊緊圍抱在一起,色鮮,形狀美觀。每年6—9月火紅的果實從根部冒出,生長10—15天即可採收,第一批採收後,第二批又如繁星似的冒出土面,一般可採收3—4批。單果重10—15克,大的重30克以上,每窩可收穫幾十個,多的達近百個。一般第一年每畝可收穫1000千克以上,以後產量逐年提高,高產可達2000千克/畝以上。
西疇陽荷西疇陽荷

內在品質

西疇陽荷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質脆、味香、風味濃郁。據《本草綱目》記載,陽荷不僅可作為蔬菜食用,也兼具藥理保健功能,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是一種食、藥統一的無公害野生天然膳食纖維保健食品。硬度≥0.5/平方厘米,粗纖維≥0.60%,蛋白質≥0.65%。

等級分類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將西疇陽荷分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個等級。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類型多樣,垂直差異較大,地形變化由西北向東南起伏下降,全縣土壤分為六個土類、十一個亞類,十六個土屬,四十個土種。岩溶山地占總面積的75.4%,地貌分為侵蝕中山地貌、侵蝕中低山溝谷地貌、喀斯特地貌三大地貌,喀斯特地貌是西疇縣的主要地貌類型。根據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顯示有機質含量2.5—3.7%;全氮量0.14—0.33%;全磷量0.04—0.12%;全鉀量1.47—3.98%。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配方施肥後,能穩、足、勻、全供給生長陽荷發育所需養分。

水文情況

西疇縣有大小河流12條,屬紅河水系,雞街河、疇陽河、盤龍河、達馬河為主要河流,40餘條溪流。此外還有30畝以上的天然湖泊10個,加上歷年興修大小水庫、池壩塘671座總蓄水量1800萬立方米,為西疇陽荷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條件。

氣候情況

西疇縣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地處熱帶、亞熱帶兩大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熱、乾濕季節分明,局部地區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光、溫、水等自然資源配置的差異性,“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9—18.3℃,年均日照1500一1600小時,年均積溫4863.7-6614.8℃,無霜期為340天以上,全年降雨量在1072.7-1615.3毫米之間,由於地處北回歸線,又屬低緯高原南端,能獲太陽直射的機會多,空氣清新,光質好,十分有利於西疇陽荷的生長發育。
西疇陽荷西疇陽荷

歷史淵源

陽荷食用其花苞,在西疇種植歷史悠久,是西疇較有優勢的特色產品,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之首。
改革開放後,西疇縣委、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陽荷開發,把陽荷作為全縣九個拳頭產品之一,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的特色產業加以扶持發展。
1985年開始,陽荷一直作為西疇外貿主要出口產品,並成立加工企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相結合的產業發展路子,開發生產有風味麻辣陽荷、陽荷罐頭、陽荷汁飲料等產品,並註冊“神星”商標。

生產情況

2008年,西疇陽荷總生產面積5萬畝,年產量7.5萬噸。
2010年,西疇陽荷年加工生產150噸,出口100噸。

產品榮譽

1994年,西疇陽荷產品獲第六屆中國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銀獎。
2000年,農業部“中國特產之鄉”委員會將西疇縣命名為“中國陽荷之鄉”。
2001年,西疇陽荷經雲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證書號:YN024)。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西疇陽荷”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西疇陽荷西疇陽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西疇陽荷產地範圍為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境內西灑鎮、蚌谷鄉、蓮花塘鄉、新馬街鄉、興街鎮、柏林鄉、法斗鄉、董馬鄉、雞街鄉等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4°22′—104°58′,北緯23°05′—23°37′,最高海拔1962.9米,最低海拔645米,相對高差1317.9米,北回歸線橫貫縣境。縣境東南與麻栗坡縣毗鄰,西南隔盤龍河與馬關縣相望,西北與文山、硯山兩縣接壤,東北隔達馬河與廣南縣相望。縣城距自治州首府文山87千米、省會昆明410千米、天保國家級口岸96千米。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濕潤、陰涼、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種植,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的要求。
(2)品種選擇:要求每個種塊上有2—3個芽基,無檢疫性病蟲害。
(3)生產過程管理:西疇陽荷執行無公害食品生薑生產技術規程(NY/T5226—2004)的要求。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採收做到適期、適時採收,避免陽荷損傷。
(5)生產記錄要求:西疇陽荷生產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