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鄉(河南修武縣西村鄉)

西村鄉(河南修武縣西村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村鄉位於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區,總面積208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總人口1.7萬人,耕地面積1.28萬畝。2002年被確定為河南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村鄉
  • 地址:河南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區
  • 總面積:208平方公里
  • 總人口數:1.7萬人
  • 耕地面積:1.28萬畝
概況,沿革,經濟,

概況

西村鄉位於修武縣城西北17千米處,東臨方莊鎮,西、南與焦作市相連,北和山西省陵川縣、岸上鄉接壤。面積193.2平方千米(同一出處另一數據為205.6平方千米),人口16481人。轄西村、小南坡、磨石坡、柿園、甲板創、六股澗、小東、洞灣、田坪、當陽峪、北窪、圪料返、西交口、東交口、西嶺後、西大掌、艾曲、東、南坡、孟泉、虎路峪、黑岩、東大掌、宋營、金嶺坡、葡萄峪、小東溝、雙廟、平頂窯、長嶺、孤山、後河、裴莊、影寺、桃園35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鄉政府駐西村。圪料返村的鳳凰寺為唐代建築。宋代當陽峪瓷窯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郵編]454362 [代碼]410821206:~201西村 ~202小南坡村 ~203磨石坡村 ~204柿園村 ~205甲板創村 ~206六股澗村 ~207小東村 ~208洞灣村 ~209田坪村 ~210當陽峪村 ~211北窪村 ~212圪料返村 ~213西交口村 ~214東交口村 ~215西嶺後村 ~216西大掌村 ~217艾曲村 ~218東村 ~219南坡村 ~220孟泉村 ~221虎路峪村 ~222黑岩村 ~223東大掌村 ~224宋營村 ~225金嶺坡村 ~226葡萄峪村 ~227小東溝村 ~228雙廟村 ~229平頂窯村 ~230長嶺村 ~231孤山村 ~232後河村 ~233裴莊村 ~234影寺村 ~235桃園村

沿革

因鄉政府駐地在西村,故名西村鄉。1942年解放,1958年成立修武縣公社時,為南坡大隊。1960年修武縣與焦作市合併時叫南坡公社,1961年市、縣分開,成立南坡區,包括南坡、艾曲、雙廟、金陵坡4個公社,後因社址不適中,1966年遷到西村,1977年撤消艾曲公社,又分雙廟、金陵坡、西村三個公社。1984年均改為鄉。1994年撤銷雙廟、金陵坡鄉建制,原雙廟鄉8個行政村與原金陵坡鄉的小東溝、葡萄峪、金陵坡歸西村鄉管轄。1997年,面積182.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西村、小南坡、磨石坡、柿園、甲板創、六股澗、洞灣、田坪、小東、大東北、大南坡、孟泉、虎路峪、東大掌、黑岩、宋營、圪料返、北窪、當陽峪、艾曲、西大掌、西嶺後、東交口、西交口、雙廟、長嶺、後河、影寺、平項窯、弧山、盤莊、桃園、金陵坡、蠶坪、葡萄峪35個行政村。

經濟

西村鄉位於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區,總面積208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總人口1.6萬人,耕地面積1.28萬畝。2002年被確定為河南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
河南修武縣西村鄉
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鄉政府一班人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既定的“工業強鄉,旅遊興鄉,農業富民,強力打造焦作市的後花園”的總體工作思路,工業抓招商、旅遊抓開發、農業抓調整、財政抓稅收、為民抓辦事、社會抓穩定,解放思想,迎難而上,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推動了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諧、穩定的新西村。
西村鄉的經濟發展主要分三大塊:第一是農業,以林果種植、畜禽養殖為主,大力實施結構調整,調優農業結構,幫助民眾增收,全鄉林果面積5000多畝,養殖存欄35萬頭(只),其中規模種植、養殖戶300餘戶。同時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2個,形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第二是工業,2005年以前以煤炭開採、運輸為主,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煤礦、腐植酸礦全部關閉後,先後招商引資新上了化工廠、耐火材料廠、隔熱材料廠等22家地面企業,基本實現了工業企業的轉型。第三是旅遊業,西村鄉境內有青龍峽峰林峽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豐富,幾年來,先後開發了影寺、圓融寺、溶洞三個景點,並扶持民眾發展小規模餐飲30多家,賓館、家庭旅社40多家,土特產經銷點20多個。通過努力,2006年全鄉財政收入達到220萬元。
解決山區“五難”問題,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是全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幾年來,先後整修道路80餘公里,村村通了水泥路;新打深水井15眼、整修大小水池2000多座,緩解了吃水難狀況;新建中學2所、國小18所,解決了上學難問題;整修了鄉村兩級醫療衛生設施,實施了電視、電話村村通工程等等。去年以來,緊緊抓住上級加強村級辦公場所建設的契機,投資54萬元,新建了10個村的村室。鄉村投資40萬元,對全鄉各村的遠程教育接收點、黨員活動室、兩委辦公室等硬體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解決了山區村級組織陣地相對滯後問題。投資建設了20多個農村文化中心,18個高標準民眾健身工程,大大豐富了民眾精神文化生活。
2013年修武縣西村鄉洞灣社區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稱號。按照《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和年度工作部署,修武縣積極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創新工作方法,社區綜合減災各項能力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在各地民政部門檢查、自評、推薦的基礎上,經嚴格評審和社會公示,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決定命名修武縣西村鄉洞灣社區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