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溝穴

蠡溝穴

蠡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是絡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對此穴進行保健可以緩解、預防以下病症:性功能亢進,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尿閉,疝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蠡溝穴
  • 外文名:Li Gou points
  • 位置::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
  • 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其他疾病
  • 保健手法::刺法,灸法
  • 特異性::功用舒肝理氣,調經止帶
蠡溝穴,標準定位,取法,穴位解剖,特異性本經絡穴。,主治病症,刺灸法,

蠡溝穴

蠡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是絡穴。定位:正坐或仰臥。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主治:脛部酸痛;月經不調,陰癢,陰挺,疝氣,睪丸腫痛;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
蠡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肝經的“絡穴”。
定位:內踝高點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主治:小便不利,遺尿,月經不調,帶下,下肢痿痹。

標準定位

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中央。

取法

正坐或仰臥位,先在內踝尖上5寸的脛骨內側面上作一水平線,當脛骨內側面的後中1/3交點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皮膚由隱神經分布。皮下組織疏鬆,內行有淺靜脈、皮神經和淺淋巴管。大隱靜脈與隱神經伴行,並起自足背靜脈網內側部,經內踝的前方向上至小腿內側面上行。下肢的淺淋巴管起自足趾,於足背、足底匯成淋巴管網。大部分淺淋巴管沿大隱靜脈及屬支匯入腹股溝淺淋巴結。僅小部分淺淋巴管,沿小隱靜脈匯入膕淋巴結。當針刺由皮膚、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後,可直抵無肌肉保護的脛骨骨膜。或經脛骨內側,直抵骨後小腿三頭肌中的比目魚肌。該肌由脛神經支配。

特異性本經絡穴。

功用舒肝理氣,調經止帶。

主治病症

針麻常用穴。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性功能亢進,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尿閉,疝氣。
其他疾病:梅核氣,精神疾病,脊髓炎,心動過速,腰背部及膝關節急慢性損傷。

刺灸法

刺法:
1、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
2、沿脛骨後緣向上斜刺1.0-1.5寸,酸脹感可放散至膝。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