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街道

蠡湖街道

無錫市濱湖區蠡湖街道,前身為蠡園鎮,位於蠡湖新城的核心區域,東臨罵蠡港、北依太湖大道、西南與蠡湖相連,宛如一顆被蠡湖環抱的明珠。著名的蠡湖之畔,是無錫最美的一角,也是無錫市重點打造的蠡湖新城的核心板塊。全街道總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5.5萬人,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有各類企業900多家。蠡湖街道地勢平坦、風景秀麗、交通便利、經濟發達,治安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蠡湖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
  • 下轄地區:下轄14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蠡湖大道168號
  • 電話區號:0510
  • 郵政區碼:214100
  • 地理位置:江蘇省東南部
  • 面積:全街道總面積10.1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5.5萬人
  • 方言:吳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蠡園
  • 機場:蘇南碩放機場
  • 火車站:無錫新區站、無錫站
  • 車牌代碼:蘇B
  • 前身:蠡園鎮
  • 毗鄰:罵蠡港、太湖大道、蠡湖
  • 所含企業數:各類企業900多家
  • 主要區位條件:地勢平坦、風景秀麗、交通便利
  • 工業情況:工業以都市產業為導向
轄區介紹,歷史,概況,沿革,2011年代碼,經濟發展,特色農業,街道建設,僑胞資源優勢,文化事業,

轄區介紹

全街道下轄震澤社區、山明社區、美湖社區、景麗東苑社區、蠡湖社區、蠡園社區、夏家邊社區、中南社區、蠡溪社區、雙虹社區10個社區居委會。
地圖

歷史

相傳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功成身退後,攜西施泛舟湖上,幫助百姓養魚種植,蠡湖由此得名。
近代,蠡湖之濱崛起了一批工商業巨子,他們以實業救國為己任,振興民族工商業;他們造橋鋪路,興辦學校,造福桑梓,蠡湖的遠名就此傳揚。新中國建立後,蠡湖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託城市工業,興辦鄉鎮企業,走出了一條農村工業化鄉村城市化、率先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概況

位於濱湖區中部。東至馬蠡港與南長區金星街道相連,南臨雪浪街道、太湖街道,西瀕蠡湖,北靠太湖大道與河埒街道、蠡園街道交界。面積11.44平方千米,人口3.62萬人(2011年)。轄中南、夏家邊、陳莊、長橋、美湖、蠡園、蠡湖、震澤、山明、景麗東苑10個社區。辦事處駐蠡湖大道168號。

沿革

1949年為湖山鄉,1950年析為湖山、青祁、楊西、溪南4鄉。1956年,湖山鄉併入青祁鄉,楊西鄉併入溪南鄉。1958年後分別改為蠡園、溪南公社,1982年溪南公社併入蠡園公社(一說,1958年建太湖公社,1961年分為蠡園、溪南公社,1978年並為蠡園公社)。
1983年改蠡園鄉,以境內蠡園得名。1996年,面積16.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中南、中北、蠡湖、美湖、夏家邊、蠡園、東紅、長橋、長豐、陳大、北橋、溪南、東顧巷、西元弄、陸典橋、洪橋、環湖、湖濱18個行政村。
1999年,撤銷蠡園鄉,設立蠡園鎮。2002年蠡園鎮的西園弄、鴻橋、環湖、湖濱4個村劃入蠡園經濟技術開發區(漁港鄉)。2004年3月,撤銷蠡園鎮,設立蠡湖街道。因街道靠蠡湖而得名。

2011年代碼

320211004:~001 111震澤社區 ~002 111山明社區 ~003 111景麗東苑社區 ~004 111蠡湖社區 ~006 111蠡園社區 ~007 111長橋社區 ~008 111夏家邊社區 ~009 111中南社區 ~010 111陳莊社區 ~011 111美湖社區

經濟發展

蠡湖街道工業起步早,經濟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有各類企業900多家,2006年完成工商二業納稅銷售62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2.26億元,完成工商登記註冊外資3526.5萬美元,外資到位1075萬美元,外貿自營出口完成3200萬美元。工業以都市產業為導向,已形成了輕工、電子、紡織、服裝、精密儀器、機械製造等門類較完備的體系;服務業以建設新城為契機,已形成了房地產開發、餐飲、旅遊、賓館、娛樂、購物等現代服務業體系,服務業已取代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蠡湖街道搶抓蠡湖新城建設機遇,已基本形成了集約高效的生態農業、不斷最佳化的都市工業、蓬勃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等新的發展格局。街道實現農業向外拓展,工業向園區樓宇集中。在外建立了葡萄示範園和蔬菜示範園兩個都市農業特色園區,種植基地遍布宜興、泰興等地,異地種植面積達1350畝;2007年,全街道共實現財政總收入為2.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1.25億元,完成工業納稅銷售25.2億元,服務業納稅營收45.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億元,外資到位2200萬美元,工商登記註冊外資1000萬美元。
街道向各種養殖大戶大力宣傳市、區的農機補貼和扶持等政策,以及新型適用農機的性能、特點、操作方法、使用效果等。根據街道農業現代化的實際需要和農戶的要求,著重在推廣了中耕機、噴霧機,微噴灌溉和植物諧振促生器等四項現代農業設備設施,引進中耕機8台、噴霧機3台,微型噴灌250畝,分期分批在蔬菜、果品生產中推廣套用。街道財政收入達超3.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7億元以上,平均每個社區可用財力達超300萬元

特色農業

蠡湖街道是無錫市著名的“葡萄之鄉”,已有20多年種植歷史,全盛時期擁有3000餘畝葡萄園。品種已從當年單一的“巨峰”發展到40多個,。黑色的“夏黑”、紫色的“巨玫瑰”、黃色的京玉……享有盛譽的“雙虹”牌葡萄,成為無錫市高端水果市場的當家品種之一。蠡湖地區400餘畝精品葡萄園內已碩果累累,預計可批量上市。這裡出產的葡萄畝均出高達2.5萬元,既是當地精品葡萄的“示範園”,又是葡萄種植能手們交流經驗、切磋技藝的“學校”。果農用於農業科技方面的投入就達85萬元。
全市水果除柑橘外,已收穫的楊梅蜜梨、水蜜桃、枇杷、葡萄等總產量為39.9萬噸,增產3.3%,產值13.7億元,增長11.5%。 除楊梅、水蜜桃、白枇杷外,南方蜜梨等。
隨著漁業資源逐步開發利用,生產潛力不斷發掘,街道漁業有了明顯的發展。漁業產量從1980年的5460噸,增 長 到2006年的8800噸。從八十年代解決城鄉人民“吃魚難”,水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品種繁多,漁業已從零星的家庭副業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蠡園街道漁港社區的魚類品種有白魚銀魚鰱魚鱅魚、鯉魚等 。
街道漁業示範園面積逐步增加,2008年為3.0萬畝,同比增1.6%。漁港社區的魚類品種有白魚、銀魚、鰱魚、鱅魚、鯉魚等 。銷售量約5609噸,同比增10.0%,同時水產品市場交易活躍,港下水產批發市場同比銷量122.2%。全區水產品價格穩中有升,每公斤水產品統貨單價達12.5元,同比增20.2%,前三季度銷售收入6994.7萬元,銷售純收入1782.0萬元,同比分別增31.4%、5.3%。

街道建設

街道的擴展已初具規模,監控中心面積達60平方米,整個監控中心集視頻監控系統、硬碟錄像系統、CK報警系統等先進設備為一體。監控中心共設有20幅電視幕牆,現接入76隻攝像監控探頭,其中主要街頭路面和金融系統、學校等28隻,社區警務室11隻,蠡湖景區16隻監控探頭,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錄像,錄像數據可保存60天。全街道範圍內現有技防社區7個、技防小區5個、技防單位8家,共有21個監控室,安裝紅外線探頭340隻,普通報警探頭379隻,其他報警裝置70隻,GPS衛星定位系統5隻,電控防盜門723扇。迄今為止,全街道投資800多萬元的技防建設項目,除蠡湖人家B區技防工程建設尚在進行中,其餘已全部投入正常運行街道全面進行了“千戶大拆遷”。
蠡湖街道地處蠡湖新城建設中心區,新一輪新城建設中的拆遷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在缺少過渡房、安置房的情況下,平穩、順利拆遷住宅和企業用房總面積25萬平方米,為蠡湖新城新一輪建設提供了保證

僑胞資源優勢

蠡湖街道僑胞眷屬有36戶102人,僑胞主要居住在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街道聘請有社會影響的包括僑眷屬人士在內的各類統戰人士擔任社區建設顧問、黨風黨紀監督員等。在蠡湖新城建設中,涉及到1500多戶拆遷戶,街道成立了有僑胞屬人士參加的拆遷安置工作監督小組,順利地完成了一期項目20萬平方米的拆遷安置任務。袁均先生是澳大利亞籍華人,1999年來街道興辦“岱嶽製衣有限公司”,街道領導和統戰幹部熱情周到的關心服務,使公司獲得了成功回報;2004年又興辦“無錫千面王餐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被江蘇省僑務辦公室確定為“重點僑港資服務企業”。
僑胞屬人士聯繫廣泛,為社區經濟發展招商引資。08年四月份,在街道舉辦的“蠡湖之春”經貿洽談會上,通過街道僑眷人士牽線搭橋提供信息,街道與加拿大華僑余德仁、香港同胞宋榮才二位實業家成功簽約“無錫時代大酒店”和“無錫豪威置業”二個合作項目,總註冊資金2500萬美元,總投資4500萬元。街道又投資2000多萬美元,建設蠡湖商業特色街,使僑務工作圍繞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提升了成效和水平。

文化事業

無錫市蠡湖街道開展20餘項精神文明主題活動。街道“共建共享文明和諧新蠡湖”系列活動,給了全街道5萬多居民一個滿意的答案,豐富居民民眾的業餘生活,提高廣大“新市民”的文明素質。這些活動從現在開始,將一直持續。 為了幫助農民們順利實現向市民的轉換,適應城市生活,蠡湖街道黨工委每年都舉辦大型精神文明主題教育活動。活動由各社區精心設計,其中既有書畫展覽、全民健身活動、卡拉OK比賽等,也有居民們需求迫切的法律知識講座、“鄰里節”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