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二號

螢火二號中國正在初期論證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隸屬於中國火星探測計畫。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發射。2016年1月11日中國火星探測項目正式立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螢火二號
  • 發射時間: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發射
  • 隸屬中國火星探測計畫
  • 立項時間:2016年1月11日
背景
因為火星探測的難度要比月球探測的難度更高,所以中國國家航天局星球探測的主要對象是月球,而不是火星。為此中國探月工程發射了一系列“嫦娥”探測器對月球進行探測。而中國的火星探測計畫僅發射了一枚。即2011年11月9日變軌制動失敗的螢火一號任務。螢火一號搭載於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福布斯-土壤之上,原預定任務是進入火星軌道進行探測。2012年1月15日再入地球大氣層,並墜毀於太平洋海域。這次任務並沒有輪到考驗中國自主研製的螢火一號探測器的性能即結束。
中國火星探測計畫原計畫分為“繞”、“落”、“巡”、“回”四個階段。即軌道器環繞火星進行探測、著陸器軟著陸於火星表面進行固定位置的地面探測、巡視器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以及火星表面土壤岩石的採樣返回器任務。螢火一號來完成“繞”步任務,螢火二號來完成“落”步任務。然而螢火一號失敗後,任務有所改變,選擇使用中國國產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系統來發射深空探測器任務,而不再藉助他國運載器。
螢火二號在2014年第十屆中國珠海航展展出。擬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的地球-火星霍曼轉移軌道發射視窗擇機發射。任務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用一個任務來完成繞、落、巡這前三個步驟。巡視器(火星車)的初步名稱徵集活動已經完成,又包括“赤兔”等16個名稱入圍。
中國科學家正積極推動一項計畫在四年內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項目。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稱,火星計畫的挑戰要大於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火星的環境更惡劣,與地球的通信更複雜,但在火星表面成功登入將幫助中國在太空探索中趕上美國。
在此之前,中國航天局也曾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有兩顆探測器衛星,中方及俄方各發射一顆。中方的螢火一號原預計於2009年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該年6月,宣布推遲到2011年發射。2011年11月8日協調世界時20:16(台北時間9日凌晨04:16),螢火一號和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衛星一起搭載天頂-2SB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功發射。7小時後,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衛星未能按計畫實施變軌。中方首次火星探測計畫失敗。2012年1月15日17時45分,返回地球大氣層,在太平洋上空燒毀。
中科院的沙漠工程專家Dong Zhibao教授說,政府去年讓他率領十多名研究員在青藏高原尋找能模擬火星環境的地點,建造研究基地,測試火星漫遊車技術和能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設備。利用衛星照片,Dong 的團隊確定了8個候選位置,他們將前往實地勘察獲得第一手數據。半數以上的火星探測任務都遭到了失敗,其中就包括中國的螢火一號。復旦大學的機器人專家Cao Qixin教授正幫助設計火星漫遊車,稱火星是技術競爭的極限競技場,他的團隊吸取了很多美國火星漫遊車的教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