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鋼琴曲)

《蝴蝶》op.2寫於1829~1831 年間,是舒曼最早的傑作,其特點是優美的散文形式。

全曲由一個六小節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組成,每段的標題是:《化裝舞會》、《巴爾特》、《布爾特》、《假面》、《維娜》、《布爾特之舞》、《交換假面》、《招供》、《憤怒》、《卸裝》、《急忙》、《終場與踏上歸途的兄弟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蝴蝶
  • 類別:樂曲
  • 作曲舒曼
  • 創作時間:1829~1831 年間
  • 特點:優美的散文形式
作曲:舒曼
“蝴蝶”之名,是來自舒曼讀過的一部小說,小說的最後一章叫《幼蟲之舞》,寫的是一個假面舞會的事;舒曼有感於書中主人公的情感,想像著許許多多蝴蝶從蟲蛹里蜂擁飛出,如同他心裡飛奔而出的樂思——這就是《蝴蝶》的得名。十二首小曲中的人名都是小說中人物的名字。
音樂本身都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類似圓舞曲和波蘭舞曲的風格,整體上是假面舞會的熱鬧、生動、嬉戲的氣氛。有些段落也有輕盈飄動,如同蝴蝶翻飛的形象。每個曲子表現各自的主題,表現手法,曲式及不同的表現情緒。《蝴蝶》的創作開創了音樂歷史上又一重要的器樂體裁,就如同讀一篇優美的散文在無比浪漫的意境中更能體會到的是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藝術底蘊。
作曲:格里格
愛德華·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