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城街道

蚺城街道

蚺城街道辦事處,於2008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設立,為婺源縣政府派出機構,是婺源縣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成立於2008年,由原屬紫陽鎮的縣城城區分離出來成立,屬於婺源縣政府的派出機構,是行政意義上的婺源縣城所在地,轄區總面積42.5平方公里,人口44671人,其中城市人口38914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婺源縣城涼笠山路。轄區面積42.5平方公里,總人口50574人,其中城市人口42930人。街道下設24個黨(總)支部,擁有黨員89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蚺城街道
  • 外文名稱:Rancheng Street
  • 別名:紫陽、弘高、蚺城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政府駐地:婺源縣金谷路1號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200
  • 地理位置:婺源縣西南部
  • 面積:42.5平方公里
  • 人口:5萬(2016年)
  • 方言徽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婺江、老街、虹井、濂泉、景觀橋
  • 機場:景德鎮機場、黃山屯溪機場
  • 火車站:婺源高鐵站
  • 車牌代碼:贛E
  • 水系:樂安江-鄱陽湖水系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歷史由來,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蚺城,溯源於詔鹹通六年(公元865年),始稱弦高鎮,又名蚺城(以城區地形似蟒而得名),天復元年(公元901年)起為婺源縣治,1938年稱蚺城鎮。1947年名紫陽鎮,解放後歷經婺源鎮、城關區、城關鄉、城鎮公社、城關鎮、紫陽鎮更迭演變。2008年7月,江西省政府批准由紫陽鎮劃出花園域、涵春、文博、儒學前、蚺城、文公、天佑7個社區,香田、東嶺塢、上梅洲、城關4個行政村設立蚺城街道,辦事處駐涼笠山路。同年10月8日,婺源縣舉行紫陽鎮、蚺城街道辦事處分設移接交儀式,蚺城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街道辦下轄文公、天佑、蚺城、儒學前、文博、涵春、花園域、朱塘、瑞虹9個社區居委會和城關、香田、上梅洲、東嶺塢4個村委會。
涵春社區 位於婺源縣城南區,成立於2006年,轄區東南靠上梅洲村,西臨星江河,北靠花園域、文博社區,面積2平方千米,12個居民小組,人口3735人,有大鄣山路、文博路等主要街道。
儒學前社區 位於婺源縣老城區西部,2006年由城西居委會與儒學前居委會合併而成,東依蚺城居委會、南靠星江河、西與馬家村委會交界,北與武口居委會交界,下設16個居民小組,人口5871人。轄區內有環城西路、環城南路、環城北路等主要街道,有虹井公園、烈士凌園、徽派步行街等景點。
文公社區 位於婺源縣城北新區,面積2.1平方千米,有15個居民小組,人口5720人(約2008年)。
天佑社區 位於婺源縣城北新區,面積1.2平方千米,有15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5020人。轄區內有紫陽鎮政府等機關單位,有天佑路、書鄉路、茶鄉東路、二環路等主幹道,有李桑塢、玉宇、通福涼笠山、金谷、園丁等住宅區。
文博社區居委會位於婺源縣城北新區,東起文博路清華園小區,南至星江河,西接文公南路,北靠瀲溪路與東方紅村小組相鄰,轄區面積約2.8平方公里,社區是2005年新成立的新社區,下設17個居民小組,有居民1282戶,4730人口,轄區內有東溪路、天佑西路、沿江路、瀲溪路、天佑東路、文博路等主要街道。
涵春社區位於婺源縣城南區,東南臨上梅洲村委會,西臨星江河,北臨花園域,文博社區,面積達2平方公里,於2006年5月成立,同時成立社區黨支部。社區現有黨員53名,有居民住宅區樓605棟,下設14個居民小組,住戶1384戶,人口4122人;轄區內有大鄣山路、文博路等主要街道。
花園域社區成立於2006年5月,整個社區占地面積0.8平方公里,共轄區有居民1510戶,人口4700人,下設15個居民小組。社區居委會建有黨支部1個,居委會設支部書記兼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主任助理2人,殘聯聯絡員共5個職數。
朱塘社區成立於2011年12月,位於城北新區,東升路以北、園丁路以西,沿星江河向北至武口大橋,與秋口鎮接鄰,面積1.3平方公里,下設11個居民小組,居民1719戶,5652人。轄區有博物館、景觀橋、向雲寺等旅遊景點。
瑞虹社區於2011年12月正式成立,位於園丁路,金谷路以北、園丁路以東至香田外草塢村,面積0.98平方公里,下轄15個居民小組,居民1377戶,4131人。蚺城街道辦事處、紫陽派出所、縣幼稚園、紫陽五小等單位座落在轄區內。
城關村地處縣城中心,1977年由原城關鎮農業大隊,蔬菜大隊合併設立,現下轄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438戶1700多人,區域管理面積1.5平方公里。有耕地450畝,山林1060畝,黨小組5個,黨員34名,村兩委職數6人,支委委員3人,村委委員3人。
 香田村地處婺源縣城北郊,東鄰天佑中學、城東安置區;西接文化廣場、婺源新車站;南靠文公北路、城北商業區;北貫黃山省道,區域位置十分優越。2002年,由原新建村委會和香田村委會合併設立,現下轄9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共822戶2522人,有耕地500餘畝、山林1600餘畝。支部下設黨小組6人,黨員67名,預備黨員1名,村兩委職數7人,支委委員5人,村委委員4人。 
上梅洲村地處城鄉結合部,共有9個自然村,14個村小組,703戶。村委會兩委人員總計7人,轄區黨員人數為56人。轄區人口為2555人,人均收入達到3789元。林地面積為16000畝,耕地為2018畝。
東嶺塢村位於城東城鄉結合部,距縣城2.5公里,屬丘陵地形。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800畝,山林16500畝,茶葉地650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6個黨小組,黨員37名,村委會幹部7名,大學生村官1名。

經濟發展

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72億元;招商引資完成3600萬元;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8.1億元,增長1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21億元,增長20.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0%;城鎮居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5%,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滿意度逐年上升。

歷史由來

蚺城街道以蚺城山而名。蚺城山,即縣治山,在城內,五阜起伏五星狀,亦類蚺蛇。唐鹹通六年(865年),始置弦高鎮,又名蚺城(以城區地形似蟒而命得名)。婺源縣城擁有天佑中學、紫陽中學兩所江西省重點中學。
蚺城街道
蚺城街道

歷史文化

蚺城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人輩出,為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和南宋文學家、詩人朱弁故里。虹井、廉泉、“瑞虹門”、“保全門”等文化古蹟保留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