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崗鄉

虎頭崗鄉

虎崗鄉地處鄲城東北部15公里處,西臨商臨公路,北靠鹿邑縣的生鐵冢鎮,東部東南部和該縣的汲水鄉寧平鎮相連,南部和城郊接壤,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6公里,轄區內沒有重要公路通過。全鄉有耕地7萬多畝,人口40155人(2017年),轄22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虎頭崗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鄲城縣
  • 地理位置:鄲城東北部15公里處
  • 面積:79.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0155人(2017年) 
鄉鎮介紹,鄉鎮代碼,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各項事業,農村建設,

鄉鎮介紹

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虎頭崗鄉
虎頭崗鄉位於鄲城縣東北部,距縣城15千米。西臨商臨公路,北靠鹿邑縣生鐵冢鎮,東、東南部和汲水鄉、寧平鎮相連,南部和城郊鄉接壤,轄區東西長7千米,南北寬6千米。過去曾是鹿邑縣的七台八景之一。人口40155人(2017年)。轄虎崗、白莊、常營、連堂、孫莊、宋莊、伏趙莊、李牌坊、王堂、腰劉莊、小周莊、杜莊、梁老家、王莊、後趙莊、段嶺、楊莊、路集、王寨、劉寨、梁莊、劉老家22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

鄉鎮代碼

411625201:~201虎崗村 ~202白莊村 ~203常營村 ~204連堂村 ~205孫莊村 ~206宋莊村 ~207伏趙莊村 ~208李牌坊村 ~209王堂村 ~210腰劉莊村 ~211小周莊村 ~212杜莊村 ~213梁老家村 ~214王莊村 ~215後趙莊村 ~216段嶺村 ~217楊莊村 ~218路集村 ~219王寨村 ~220劉寨村 ~221梁莊村 ~222劉老家村

歷史沿革

虎頭崗歷史上歸屬老子故里苦縣,先後苦縣名字變化為父陽、谷陽、真源衛真。至元二年(1265年)鹿邑、衛真兩縣合併為鹿邑一個縣,治所遷衛真縣境(今鹿邑縣城),虎頭崗始終屬之。 直到1951年5月,析鹿邑(大部鄉鎮)、淮陽沈丘3縣部分區、在鹿邑縣鄲城集設立河南省鄲城辦事處(縣級)。1952年8月,政務院(現在的國務院)正式批准置鄲城縣,虎頭崗劃屬鄲城縣。1965年建虎崗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6.1萬。商(丘)臨)(泉)公路從鄉西部穿境,轄虎頭崗、劉寨、梁張莊、路集、杜莊、李牌、北王莊、梁老家、段嶺、白莊、雷莊、長營、伏趙莊、小周莊、王堂、腰劉莊、連塘、王大寨、後趙莊、梁新莊、劉老家、宋莊22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一是按照“調優產品,調高效益”的原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鄉形成“一紅一白”的產業格局。全鄉辣椒種植面積年均突破2萬畝,成為豫東最大的辣椒生產集散地;全鄉種植棉花年均3萬畝;經濟作物效益年均3600多萬元。
虎頭崗鄉
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步子加快。我們積極引導農民從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和現代農業轉變,拉長農產品加工鏈條,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以永達麵粉廠為依託,全鄉每年發展訂單小麥5000畝;以聯堂興譽保健製品有限公司為信託,每年發展優質辣椒2萬畝。
三是養殖業發展勢頭強勁。白莊、劉寨的種豬養殖,虎崗、王寨、常營的菜雞養殖,黑河網箱魚養殖等已具備一定規模。
四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鄉農用三輪車已達1050輛,灌溉機12000部(台),大、中型收割機45部(台)。
五是扶貧開發工作成效明顯。全鄉扶貧開發整體推進村2個行政村,扶貧資金累計達到378萬元,改善了扶貧開發村的交通和辦學條件。
民營經濟
按照“多輪驅動、滾動發展、擴張總量、民營聯動”的民營企業發展思路,堅持“書記工程”帶動,集體、民營聯動,五年累計吸納資金投入6700多萬元,新發展民營企業45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個。
鼓動民間資本投入
長營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吸納民間閒散資金300多萬元,樓板加工企業達到25家,年產優質預製板材35萬塊,年產值300多萬元,上繳稅金15多萬元,帶動了建築、運輸、裝卸等服務行業的發展。聯堂興譽保健製品有限公司,走“公司+農戶帶基地”的路子,融通籌集民間資本,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完成了由單一品種到系列化商品轉換,產品遠銷廣東、上海等10多個省市。
打造招商窪地
梁老家行政村從新疆阿克蘇引資860萬元,第一批出欄商品肉牛300頭規模的噸子牛育肥基地已建成並初見成效,第一批出欄商品肉牛100頭;永達麵粉廠吸引江蘇外資500多萬元,對倉容進行了擴建,現已形成儲存原糧500噸、日產200噸麵粉的生產能力,成為周口市麵粉加工行業的老大。普生公司分三期投資1500萬元,建設集養殖、加工和旅遊觀賞為一體的“普生公司鄲城虎崗鵝業養殖基地”,一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它的建成和投入運營將對增加農民收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有序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目前全鄉尾毛加工戶已發展到1300多戶,珠騙工藝品編織50多家,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多人,增加農民收入400多萬元。
開發勞力資源 擴大勞務輸出
我們成立了鄉勞動服務中介組織,並與廣東、山西、北京、山東等地簽署了勞務合作意向,及時向農民發布外地用工信息,組織農村勞力有序外出。全鄉外出務工人員達到12000多人,務工收入1300多萬元。

城鎮建設

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質量動作的城鎮居民建設發展思路,我們主要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1、加強了市場建設。鄉供銷社與縣工商局聯合投資80萬元,占地40多畝,擁有86個固定攤位的專業市場已經竣工;招引江蘇客商,建成一座400平方米的全縣第一個鄉級超市——華大超市。2、加強了城鎮創衛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購置了環衛器材,配備了環衛人員,確保了城鎮環境衛生。3、投資10多萬元,安裝30桿高標準路燈,一支15米高桿燈,解決了亮化問題。4、新開通虎崗西村東西大街、南北大街各一條,長1.2公里,擴大了商留區域,同時沿街修築2000米以下水道,解決了大街排水不暢問題;硬化人行道10000平方米,完成了“四化兩場”建設任務,為撤鄉設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虎崗西大街以地稅所、衛生院、水利站的門面樓開發為標準,帶動沿街居民商戶建門面樓房100多間,使街道兩旁樓房林立,街容街貌煥然一新。6、本著“搞活疏通,繁榮商貿,方便民眾”的原則,以虎崗為中心,開發了楊莊、常營、林場、劉老家、孫莊等5個村級集貿市場,形成一個環狀商貿隆起帶,刺激了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電業局為虎崗鄉常營村安裝無功補償裝置電業局為虎崗鄉常營村安裝無功補償裝置

各項事業

一是變民眾上訪為鄉村幹部下訪,定期排查民間糾紛,把各類矛化解在基層。全鄉沒發生一起越級上訪案件和民轉刑案件。二是完善治安巡防體系,促進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鄉投入5萬多元,購買20輛巡邏專用機車,組成鄉巡邏大隊;各自然村組建了“十戶聯防”、“戶聯互防”民眾性防範組織,並在進出虎崗的主要路口設立11個固定卡點,對過往可疑車輛進行登記,協助派出所攔截犯罪分子,使各類治安案件及刑事案件明顯減少。三是創建民事調解中心,積極構建和諧社會。鄉投資4萬元,以司法所為依託,建成民事調整中心,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四是推行“成立治安協會,實行治安承包”的治安防範新機制,市、縣領導多次來該鄉調研、考察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五是安全生產工作有序推進。我們成立了安全生產辦公室,明確2名班子成員專抓安全工作。對菸草爆竹、加油站、加汽站、學校危房、食品衛生、娛樂場所等各類安全隱患,進行了不定期、全方位、大力度清醒清查,並建立檔案,限期整改,責任到人。全鄉沒發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保證了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虎頭崗鄉
投資100多萬元的10所中國小校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投資10萬元的楊莊、李排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投資117萬元的鄉中心衛生院病房樓已建成投入使用。縣衛生局投資10多萬元,在郭集建成了愛滋病防治門診。投資1100萬元的以常營為中心的東部土地開發工程開工順利,進度加快,已完成投資總額的80%,主要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可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10000多畝,投資3500多萬元長7公里的郭虎路建成通車,投資30萬元的鄉客運站已經竣工;投資210多萬元的14公里村村通公路建設,已經全部完工,徹底改善全鄉的交通條件。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以常營行政村“建設生態示範村”為重點的沼氣建設“惠民工程”全面啟動,新建沼氣池1600多個,消滅了沼氣空白自然村,改善了民眾的衛生和生活環境;中國移動鄲城分公司投資100萬元,在該鄉新建並開通一座基站,實現了網路無盲區覆蓋,為該鄉農村經濟發展搭建了信息平台。
一是對全體鄉村幹部不斷開展黨風、黨紀教育,提高他們的黨性觀念和行政水平,使他們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高效。二是推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做到公開、透明、民主。三是推行“廉政灶”制度,狠抓吃、喝歪風,鄉里來客一律按標準在大夥就餐,從而使黨風廉政建設富有成效。

農村建設

搞好宣傳 營造氛圍
為了改變人民民眾的生活環境,最佳化生活環境,建好沼氣池,鄉黨委、政府首先利用宣傳車,召開會議,散發傳單等多種宣傳形式給民眾講解建設使用沼氣池的各種好處,並用對比的方式給民眾算好經濟帳。讓廣大民眾知道建設使用沼氣池既最佳化美化了生活環境,又節省了能源,使浪費掉的各種農作物秸稈和畜糞秸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年來,鄉政府共召開各種會議300多場次,出動宣傳車500多輛次,散發傳單2萬多張,基本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其次,在全鄉中國小校里舉辦“沼氣建設知識競賽”、“沼氣建設知識演講賽”等活動中。截止目前,共舉辦“知識競賽”50多場,“宣傳比賽”30多場,利用這種形式使學生把沼氣建設的好處傳遞給家長;第三是組織村民代表到外地聽沼氣建設,集中地區的民眾現身說法,一年多來,共組織三批1000多人到商丘市梁園區現場實地參觀,使村民代表和商丘的使用沼氣的民眾親密接觸,讓他們零距離交談,常營行政村三隊村民楊繼付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人家是農民咱們也是農民,人家建了沼氣池,從院外到院裡的乾淨,你別說,俺看建設沼氣池就是一件大好事!”
成立組織 行成長效
為了使沼氣建設工作長抓不懈,形成長效,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以書記楊蘇林為組長,以鄉長段居華為副組長,以班子成員和22個行政村支部為成員的沼氣建設領導小組,並制定了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了層層承包,一包到戶的承包制度,一月一評比,半年一考核,一年一總結,同時制定了《虎崗鄉沼氣建設實施方案》、《虎崗鄉沼氣建設實施細則》、《虎崗鄉沼氣建設目標考核獎懲辦法》等15項制度;同時和各行政村支部書記都簽訂了目標責任制,實行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政策,班子成員包片,一般幹部包村,村幹部和黨員包到戶,這樣一來,使沼氣建設工作造成了長效機制。
抓好結合 建設沼氣
為了搞好沼氣建設,鄉黨委、政府在搞好宣傳的基礎上下功夫,抓好切入點,把沼氣建設和其它工作結合在一起來抓:1、把沼氣建設和評比和諧家庭相結合。評比和諧家庭現今在該鄉是一件很時尚的事,從去年開始該鄉以常營行政村為試點,在全鄉推廣了和諧家庭評比活動,被評上和諧家庭的農戶可以披紅戴花受到了鄉政府的表彰和獎勵。但是從今年起評選和諧家庭在原來愛黨愛國、家庭和睦、遵紀守法、勤勞致富、鄰里團結、樂善好施、生活節儉、文明禮貌、尊老愛幼9條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條:就是和諧家庭戶必須使用一池三改的沼氣池,否則取消評比資格。2、與建設沼氣池雙百評比相結合。“雙百”評比活動在該鄉開展多年,幾年來該鄉在22個行政村共評出孝順媳婦和孝順兒子500多對,沼氣建設以來,把評比“雙百”的條件又增加一條建設使用沼氣池,否則不讓參加評比。3、與評比十星級文明戶相結合。該鄉每年都要在全鄉範圍內舉行一次十星級文明戶的評比活動,評上的可以在自家大門頭上掛上一個帶有十個五角星的“十星級文明戶”標誌。從今年以來也和評選“雙百”和和諧家庭評比一樣要建設使用沼氣池,否則取消評比資格。
親情幫扶 促進和諧
實際工作中,鄉黨委、政府發現一部分農戶想建設一個沼氣池,但又苦於資金不足,一個沼氣池建好使用要投資2000元左右。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鄉黨委書記楊蘇林和鄉長段居華帶領班子成員每人捐出1000元錢幫扶兩戶建設沼氣困難戶,並親自將錢送到民眾手中。常營行政村一隊的楊春生激動說:“俺沒想到,書記鄉長親自捐錢還送到俺家,讓俺建設沼氣,你說,如果俺再建不好沼氣池,俺還能對得起誰?俺能使上沼氣池,多虧了鄉里的領導呀!”在書記、鄉長和班子成員的帶動下,該鄉所有幹部職工和鄉直機關一把手以及行政村兩委班子成員都紛紛慷慨解囊,每人捐出500元幫扶一戶沼氣建設困難戶,建好沼氣池。截止目前,僅親情幫扶一項全鄉建設沼氣池500多個,很大地推動了全鄉建設沼氣池的熱潮。
形成產業 推動經濟
沼氣的建設和使用,不但節省了能源、美化了環境,同時鄉黨委、政府採取請外地專家來現場講課,和組織民工到外地學習的辦法,共培養了沼氣建設工人100多人;鄉政府採取小額補貼的辦法,從外地購進建設沼氣的鋼模具200多套。沼氣建設在我鄉還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推動了全鄉的經濟成長。截止目前,該鄉有建設沼氣池的施工隊三個,擁有技術工人100多人,施工隊自帶建設池鋼模板和各種施工用的工具,年經濟效益高達200萬元以上,有一個沼氣使用服務公司一個,該公司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沼氣配件,以及沼氣池使用配料(秸稈、畜牧糞便等按比例發酵好材料)並送料上門服務,該公司年經濟效益達200多萬元。有效地拉動了全鄉的經濟成長。通過沼氣建設活動的開展,農民生活的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原來農作物桔桿和畜牧業糞便到處堆放的現象沒有了,同時也推動了全鄉的經濟發展。使一個昔日交通閉塞、經濟落後、治安混亂的窮村變成一個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淳樸、村容整治美觀、社會安全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兩年來該村先後被評為鄲城縣優秀黨支部,2006年村文化大院被評為“周口市先進基層文化大院,2005年底該村被鄲城縣委、縣政府命名為鄲城縣第一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新農村建設的作法曾在中央電視台7頻道報導,06年被省司法廳、民政廳授予民主法制示範村,被省建設廳授予中州新村,07年被市委授予五好村黨支部,07年度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鎮等光榮稱號。今年6月份,省委書記徐光春也親臨實地調研,並給予充分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