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地鶇

虎斑地鶇

虎斑地鶇(學名:Zoothera dauma)為鶲科地鶇屬的鳥類,俗名虎鶇、頓鶇、虎斑山鶇。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0cm,翅長超過15cm。上體金橄欖褐色滿布黑色鱗片狀斑。下體淺棕白色,除頦、喉和腹中部外,亦具黑色鱗狀斑。光背地鶇長尾地鶇外形和羽色與本種很相似,但體型較本種顯著為小,上體無暗色斑紋,亦缺少金色。

廣布於歐洲及印度至中國、東南亞、菲律賓、蘇門答臘、爪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斑地鶇
  • 拉丁學名:Zoothera dauma
  • 別稱:頓雞,虎斑山鶇
  • :動物界
  • :雀形目
  • :鶲科
  • :地鶇屬
  • 分布區域:廣布於歐洲及印度至中國、東南亞、菲律賓、蘇門答臘、爪哇。
形態特徵,分布狀況,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種群現狀,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從額至尾上覆羽呈鮮亮橄欖赭褐色,各羽均具亮棕白色羽乾紋、絨黑色端斑和金棕色次端斑,在上體形成明顯的黑色鱗狀斑。翅上覆羽與背同色,中覆羽、大覆羽黑色具暗橄欖褐色羽緣和棕白色端斑。初級覆羽絨黑色,外翈中部羽緣橄欖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淡棕黃色,次級飛羽先端棕黃色,內翈基部棕白色,在翼下形成一條棕白色帶斑,飛翔時尤為明顯。中央尾羽橄欖褐色,外側尾羽逐漸轉為黑色具白色端斑。眼先棕白色、微具黑色羽端,眼周棕白色,耳羽、頰一頭側、顴紋白色或棕白色微具黑色端斑,耳羽後緣有一黑色塊斑。下體頦、喉白色或棕白色、微具黑色端斑,胸、上腹和兩脅白色具黑色端斑和淺棕色次端斑,形成明顯的黑色鱗狀斑;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淺棕白色,腋羽黑色,羽基白色;翅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與次級飛羽內翈基部的白色一起共同形成白色翼下帶斑。 虹膜暗色或暗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肉黃色,腳肉色或橙肉色。
虹膜-褐色;嘴-深褐;腳-帶粉色。
體型:大小量度 體重♂130-174g,♀124-156g;體長♂272-302mm,♀262-302mm;嘴峰♂21-26mm,♀20-26mm;翅♂154-170mm,♀156-169mm;尾♂98-127mm,♀99-125mm;跗蹠♂31-39mm,♀31-40mm。

分布狀況

世界分布

分布於西伯利亞東南部、俄羅斯遠東、中國、朝鮮、日本、巴基斯坦尼泊爾克什米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印度、緬甸、寮國、越南、泰國、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
虎斑地鶇分布圖虎斑地鶇分布圖

中國分布

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吉林長白山、四川北部松潘和馬爾康及西部康定、貴州北部綏陽、雲南和北部和西部以及廣西瑤山和台灣等地。越冬於雲南、貴州、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台灣等地,遷徙期間經過遼寧、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生活環境

主要棲息於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以溪谷、河流兩岸和地勢低洼的密林中較常見,春秋遷徙季節也出入於林緣疏林和農田地邊以及村莊附近的樹叢和灌木叢中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食性
主要以昆蟲和無脊椎動物為食,據在長白山通過成鳥胃的解剖和幼鳥扎頸取食的方法得知,所吃食物主要為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幼鳥則主要以鱗翅目幼蟲蚯蚓為食)。此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葉等植物性食物。
習性
地棲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灌叢中或地上覓食。性膽怯,見人即飛。多貼地面在林下飛行,有時亦飛到附近樹上,起飛時常發出‘噶’的一聲鳴叫,每次飛不多遠即又降落在灌叢中。也能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地上落葉層中覓食。
叫聲
輕柔而單調的哨音及短促單薄的tzeet聲。指名亞種鳴聲多變,為緩慢斷續的 chirrup…chwee…chueu… weep…chirrol…chup…
遷徙
虎斑地鶇在中國北部繁殖的種群全為夏候鳥,在中國南部繁殖的種群部分為夏候鳥,部分為留鳥 。

生長繁殖

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於溪流兩岸的混交林和闊葉林內,遷到東北繁殖地時已基本上成對。巢一般多置於距地不高的樹幹枝杈處,也發現一窩築在採伐後留下的樹樁上,樹樁四周生長出來的幼苗成為巢的隱蔽物。巢距地高0.3cm-3m。巢呈碗狀或杯狀,主要由細樹枝、枯草莖、草葉苔蘚、樹葉和泥土構成,其中尤以苔蘚最多,巢壁糊有少許黃泥,巢內墊有松針、細草莖、細樹枝和草根。巢的大小為外徑16-19cm×17-20cm,內徑11-12cm×11-12cm,高18-23cm,深6-8cm。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5枚。卵灰綠色或淡綠色、稀疏的散布有一些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卵的大小據5枚卵的測量為33-36mm×23.5-25.0mm,重8.5-9.5g。孵化期11-12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時體重僅8g,比卵輕,體長56-58mm,全身除枕部和眼泡後面有幾撮白色絨羽外,其餘全赤裸無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2-13天。

種群現狀

虎斑地鶇在中國分布較廣,幾乎遍布全國,種群數量在局部地區較為豐富。

亞種分化

虎斑地鶇已知有四個亞種。
序號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虎斑地鶇普通亞種
Zoothera dauma aurea
2
Zoothera dauma horsfieldi
3
Zoothera dauma socia
4
Zoothera dauma toratugumi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