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青龍寺大殿

蘆山青龍寺大殿

青龍寺大殿位於四川省蘆山縣 龍門鄉政府院內,元至治三年(1323年)建,為四川省內現存少數元代 建築中有準確銘文紀年的古建築。雖經明、清歷次維修,仍基本保持原建時代特色,是研究元代古建和地方佛教文化史的重要實物,被四川省 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龍寺大殿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後仍然頑強矗立,只是正殿牆體部分有脫落現象,大木構件有一些傾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蘆山青龍寺大殿
  • 地理位置:四川省蘆山縣 龍門鄉政府院內
  • 占地面積:234.1平方米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III-408
建築特點,歷史,

建築特點

大殿座西向東,歇山式抬梁木結構斗拱建築,八架像屋四橡前後對乳,用四柱。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平面成正方形,前檐明間補間鋪作三朵,中心一朵為溜金至中金檁,再接一挑斡至脊檁;兩側斗拱出五鋪作斜拱。次間補間鋪作為一朵,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均為五鋪作斗拱。後檐柱上,斗拱簡約,均以蜀柱替代櫨斗承托正心檁,用挑枋實現出檐。屋面舉折平緩,角有蝦須橡。內柱直徑56厘米,素麵覆盆式柱礎,素麵須彌座石台基,垂帶踏道。
在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南距蘆山縣蘆陽鎮15公里。青龍寺建於元代,現僅有大殿尚存。青龍寺大殿建築凝重樸實,結構靈活,用材隨宜,不分材等,體現著四川地區古建築風格的地方特色。
青龍寺大殿坐西向東,建築面積234.1平方米,通高9米,平面呈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均15.3米。為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梁與檁之間有斗拱撐托,檐面施五鋪作斗拱9朵,明間補間鋪作3朵,次間補間鋪作各1朵。大殿台基長寬各約17.2米,高0.9米。
蘆山青龍寺大殿

歷史

青龍寺為蘆山創建時代較早的寺廟之一,大殿為其現存之唯一建築。據傳曾見大殿內金柱樑上有唐代紀年墨書,但已漫漶無法辯識。現存原寺另一已毀之關帝殿門枕石一對,上有“大元至正九年……青龍寺”等銘刻,現大殿屋瓦亦可見“至元一年”、“至元六年”、“至正十二壬辰年”、“至正十三”等銘記。
蘆山青龍寺大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