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植物

目前所知藍染植物約分為四種,早期台灣先民大量種植,經過藍靛處理後送往大陸販賣,直到清光緒時期,由於歐洲人將發明的合成染料輸往中國,使得台灣藍染產業走向下坡。到了20世紀初,山區大青逐漸被砍除,台灣的藍染產業也走入歷史。目前較常運用的藍染植物有四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染植物
  • 別稱: 馬藍,木藍,蓼藍,菘藍四種不同的植物
  • :植物界
  • :爵床科,豆科,蓼科,十字花科
  • 分布區域: 
  • 分類簡介1:馬藍生長於多雨潮濕之地帶
  • 分類簡介2:木藍屬於向陽性多年生植物
  • 分類簡介3:蓼藍源起於中南半島
  • 分類簡介4:崧藍多生長在嚴寒地區
馬藍,木藍,蓼藍,菘藍,

馬藍

植物名:馬藍,又稱為山藍,但現在大部分都叫‘大菁’。
科別:爵床科
類別:多年的草本植物,
植物簡介:生長於多雨潮濕之地帶,適合生長在低海拔背山坡地,對於環境適應性是最強也是最容易栽植的一種,所以在一些南向有遮蔭的山地長得特別好,但由於它是以插枝繁殖,所以植株約可維持四至五年,現在產量會逐年減少。

木藍

植物名:木藍又稱‘小菁’。
藍染植物
科別:豆科
類別:多年生灌木
植物簡介:屬於向陽性多年生植物,日照充足易繁殖,莖幹木質化迅速,木藍的羽狀葉片極小,花呈淺粉色。

蓼藍

植物名:蓼藍
藍染植物
科別:蓼科
類別:一年生草本
植物簡介:源起於中南半島,約在五世紀時自中國傳至日本,是日本主要的藍染原料,大約在3600年前的夏朝就已開始運用。

菘藍

植物名:崧藍
藍染植物
科別:十字花科
類別:二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簡介:多生長在嚴寒地區,目前中國大陸河南、河北、山東一帶產菘藍。菘藍的葉子在中藥里稱為‘大青葉’,它的根稱為‘板藍根’,常用來作為中藥材,有清熱解毒,涼血、潤喉的功能。菘藍喜溫和濕潤的氣候,耐寒,水易浸爛根,所以要選擇沙質壤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