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米涅奧

薩爾·米涅奧

薩爾·米涅奧(Sal Mineo,1939年1月10日—1976年2月12日),出生於紐約哈萊姆,美國好萊塢義大利裔影視、舞台劇演員和歌手。

1955年拍攝了首部影片《Six Bridges to Cross》,同年,憑藉與詹姆斯·迪恩娜塔莉·伍德合作主演電影《無因的反叛》獲得奧斯男配角獎提名。1956年參演電影《巨人傳》。1960年憑藉出演由奧托·普雷明格執導的影片《出埃及記》贏得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和第二次奧斯卡提名。

1976年2月12日,薩爾·米涅奧被刺身亡,年僅3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爾·米涅奧
  • 外文名:Sal Mineo
  • 別名:小薩爾瓦托·米涅奧(全名)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紐約,哈萊姆
  • 出生日期:1939年1月10日
  • 逝世日期:1976年2月12日
  • 職業:影視、舞台劇演員和歌手 
  • 代表作品無因的反叛出埃及記玫瑰紋身
  • 主要成就:第28、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第1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獎 
    第9屆艾美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作品介紹,獲獎記錄,個人生活,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早年經歷

1939年1月10日,薩爾·米涅奧出生於紐約哈萊姆。8歲時,米涅奧被教區學校開除,成為街頭幫派的一員。9歲的時候,米涅奧和家人搬到布朗克斯區後,與妹妹和朋友在沙地打棒球的時候,被一名星探發現。1949年,米涅奧因搶劫被捕,而在青少年監禁和職業表演學校之間,薩爾選擇了後者。在母親的祝福下,米涅奧在職業兒童學校上舞蹈和戲劇課,他在那裡學習了幾年的表演方法。
1950年,薩爾·米涅奧首次登台演出了田納西·威廉斯的舞台劇《玫瑰紋身》,但僅有一句台詞“山羊在院子裡”,每周的報酬是65美元。1951年,薩爾·米涅奧憑藉《玫瑰紋身》這場舞台劇的演出,米涅奧在百老匯音樂劇《國王與我》中獲得了the Crown Prince的替補角色,該舞台劇由尤爾·伯連納格特魯德·勞倫斯主演。在長達一年的等待後,米涅奧終於有機會在原來的演員離開演出後擔任主角,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進行了大約900場演出。薩爾·米涅奧在舞台上取得成功後,決定嘗試電影表演。

演藝經歷

1955年,薩爾·米涅奧拍攝了首部影片《Six Bridges to Cross》,在片中扮演一個小角色。同年,薩爾·米涅奧參演由查爾頓·赫斯頓主演的電影《The Private War of Major Benson》。同年,16歲的薩爾·米涅奧與詹姆斯·迪恩娜塔莉·伍德一起合作主演了電影《無因的反叛》,飾演脆弱、缺乏關愛的柏拉圖(約翰·克勞馥),一個孤獨敏感、崇拜男主角吉姆·斯塔克的男孩。憑藉該片薩爾·米涅奧被推上了青少年偶像的明星地位,並憑該片獲得奧斯男配角獎提名。
1956年,薩爾·米涅奧參演由詹姆斯·迪恩伊莉莎白·泰勒洛克·赫德森主演的電影《巨人傳》,在片中出演了一個小角色:一位出生卑微的士兵安吉爾·奧伯雷貢,單純男孩的形象深入人心。同年,薩爾·米涅奧出演電影《Crime in the Streets》,在片中飾演一個少年暴徒,贏得了相當大的讚譽,並且得到一個綽號“彈簧折刀小子”。1957年,薩爾·米涅奧聲名鵲起後,唱片公司的高管利用他的冬粉群體,勸說米涅奧開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米涅奧成為一名流行歌手,發行了歌曲《Start Movin' (In My Direction)》《Lasting Love》,還登上了流行榜前40名,米涅奧的第一張單曲賣出了100多萬張。
1957年,薩爾·米涅奧擔任主角出演了兩部電影,在《Dino》中飾演一個少年犯和在《The Gene Krupa Story》中飾演一個傳奇但麻煩的爵士鼓手。同年,薩爾·米涅奧參演傳記片《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扮演了Rocky Graziano的朋友,詹姆斯·迪恩本來打算扮演Graziano,但他卻車禍意外死亡,後來由保羅·紐曼出演這個角色。
1960年,薩爾·米涅奧參演由保羅·紐曼主演的影片《出埃及記》,電影講述了以色列建國的故事,扮演一名好戰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多夫·蘭道,憑藉本片薩爾·米涅奧登上了他年輕生涯的頂峰,贏得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和第二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薩爾·米涅奧努力從青少年偶像轉變成成人角色。
1962年,薩爾·米涅奧在一部不起眼的動作片《Escape from Zahrain》中扮演配角,之後薩爾·米涅奧的事業幾乎一落千丈。同年,薩爾·米涅奧參演電影《The Longest Day》,在電影陣容中約翰·韋恩亨利·方達羅伯特·米徹姆肖恩·康納利等重量級人物周圍,米涅奧幾乎沒有被人注意到。1964年,薩爾·米涅奧在西部片《安邦定國志》中扮演一個美國土著。1965年,薩爾·米涅奧參演電影《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4年,薩爾·米涅奧在低成本驚悚片《Who Killed Teddy Bear?》中扮演了一個跟蹤者角色,薩爾·米涅奧因為這個角色失去了冬粉。然後薩爾·米涅奧出現在一系列被遺忘的電影中。薩爾·米涅奧發現要找到出演高質量的電影越來越困難,因此他決定重返舞台。
1965年,薩爾·米涅奧在導演處女作《End as a Man》中首次登台。1969年,薩爾·米涅奧繼續執導了備受爭議的監獄劇《Fortune and Men's Eyes》,主題集中探討監獄裡的權力和性,該劇由他和當時不知名的Don Johnson主演。這部備受爭議的戲劇雖然廣受好評,但未能幫助薩爾·米涅奧提高在好萊塢的地位。
1971年,薩爾·米涅奧由於急需現金,參演電影《逃離猩球》,在片中米涅奧飾演類人猿,米涅奧在化妝讓人幾乎認不出來,這是薩爾·米涅奧的最後一部電影。為了支付不斷增加的賬單,他越來越多地轉向小螢幕,在CBS電視劇《The Family Rico》中扮演角色,同時在《S.W.A.T.》和《Columbo》中扮演客串角色。
1976年,薩爾·米涅奧的職業生涯已經開始扭轉,在黑色喜劇《P.S. Your Cat Is Dead》中扮演了一個雙性戀竊賊,在舊金山演出。該演出在洛杉磯進行時,米涅奧繼續扮演這個角色。1976年2月12日晚,薩爾·米涅奧在洛杉磯為該劇目的首映式做準備,結束彩排後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名襲擊者刺死,年僅37歲。

作品介紹

2005年《詹姆斯·迪恩:永恆的青春》
1976年《電影美國》
1973年《警察故事
1971年《逃離猩球
1969年《火山情焰》
1966年《虎膽妙算
1965年《萬世流芳
1965年《誰殺了泰迪熊?》
1964年《安邦定國志
1962年《最長的一日
1962年《戰役
1962年《逃離扎蘭》
1960年《出埃及記
1960年《遠見還是瘋亂》
1959年《瘋狂的鼓手》
1959年《A Private's Affair》
1958年《Tonka》
1957年《小金剛
1956年《巨人傳
1956年《回頭是岸
1956年《Crime in the Streets》
1956年《Rock, Pretty Baby》
1955年《無因的反叛
1955年《大盜伏屍記》
1955年《本森少校的私人戰爭》
1952年《Omnibus》
1951年《霍爾馬克·霍爾名人堂電影》
1948年《小城名流》
1947年《克拉福特劇院》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1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出埃及記提名
    1956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無因的反叛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1第1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獎出埃及記獲獎
    艾美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7第9屆艾美獎最佳男演員獎Studio One in Hollywood提名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薩爾·米涅奧,全名小薩爾瓦托·米涅奧。父母是西西里島人。父親薩爾瓦托是一個棺材製造商,母親約瑟芬是一個家庭主婦。有兩個哥哥:維克多·米涅奧出生於1936年和麥可·米涅奧出生於1938年,麥可也是個演員。妹妹薩麗娜·米涅奧出生於1942年。
    感情經歷
    薩爾·米涅奧是一個雙性戀者。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明星不同,米涅奧幾乎沒有掩飾他的性取向。十幾歲的時候,他就自己在淋浴時拍裸體照。20歲出頭時,米涅奧做了藝術家Harold Stevenson的裸體模特,畫了一幅巨大的作品“新亞當”。
    薩爾·米涅奧曾與許多年輕女性交往,包括女演員吉爾·海華絲,兩人曾一起出演電影《出埃及記》。
    薩爾·米涅奧在20多歲的時候,他開始追求男人。薩爾·米涅奧與H·保羅·傑弗斯,兩人有斷斷續續的關係。薩爾·米涅奧還與男演員考特尼·伯爾三世共度了人生的最後六年。
    因搶劫被殺
    1976年2月12日晚,薩爾·米涅奧在結束彩排後回家的路上,米涅奧在他的西好萊塢公寓的車庫裡停車時(一說在公寓後面的小巷被一名襲擊者刺死,年僅37歲,在他被搶期間幾乎破產了。
    兩年後,一個叫Lionel Ray Williams的19歲披薩送貨員被捕。入獄15個月後,一位密西根監獄的警衛稱,聽到囚犯Williams誇口說他殺了米涅奧。最後他被判二級謀殺罪,加上所犯的其它10起搶劫案,後來被判處51年監禁。但包括米涅奧的家人在內的人們質疑罪行是否屬實。

    人物評價

    “薩爾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他從來不會感到沮喪和沮喪。”(導演朋友彼得·博格達諾維奇說)
    “他是個出色的演員,是一個新類型演員。他還是電影中第一個同性戀少年的代表。我找不到關於他的生活的準確資料,這對我來說非常有趣。他有著非凡的事業,但沒有關於他的書,人們對薩爾一點都不了解。”(麥可·格雷格·米肖說)
    薩爾·米涅奧長成了一個娃娃臉、哀傷的眼神和黝黑的美貌使他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明星,但卻他被定型為一個麻煩的青少年形象。當60年代催生出新一代的年輕人時,米涅奧已經是老人了。薩爾·米涅奧的死充滿了神秘感,激發了一部有一部的小說和戲劇。而且有一系列奇怪的情況:詹姆斯·迪恩在電影《無因的反叛》上映前一個月因超速行駛死在保時捷里;而在薩爾·米涅奧被殺五年後娜塔莉·伍德意外溺死,還有尼克·亞當斯都因異常原因死亡。所有叛逆者都走了。(娛樂網評)

    後世紀念

    Susan Braudy出版了關於薩爾·米涅奧的書籍《誰殺了薩爾·米涅奧?》。
    2000年,H·保羅·傑弗斯出版了關於米涅奧的傳記文學《薩爾·米涅奧:他的生活、謀殺和秘密》。
    2010年,麥可·格雷格·米肖出版了關於薩爾·米涅奧的傳記文學《薩爾·米涅奧:傳記》。
    2013年,導演詹姆斯·弗蘭科選擇米肖的書改編成電影,執導了關於薩爾·米涅奧的傳記電影《薩爾》,由由瓦爾·勞倫擔任主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