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樹屬

蕈樹屬

蕈樹屬,本屬約12種,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我國有8種,產東南至西南,其中最常見的為蕈樹A. chinensis (Champ.)Benth. et Hook。本屬多數種類的樹脂供藥用及香料用,木材很有價值,亦為養香蕈的母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蕈樹屬
  • 拉丁學名:Altingia No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薔薇目 Rosales
  • 亞目:虎耳草亞目 Saxifragineae
  • :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 亞科:楓香樹亞科 Subfam. Liquidambaroideae
  • 物種數量:約12種
  • 中國植物志:35(2):61
形態特徵,分布,用途,下級分類,代表植物,檢索表,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頂芽被鱗片,長卵形。葉革質,卵形至披針形,具羽狀脈,全緣或有鋸齒,有葉柄,托葉細小,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雄花排成頭狀或短穗狀花序,常多個頭狀花序再排成總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有苞片1-4片。雄花有無數雄蕊,花絲極短,近於無柄;花葯倒卵圓形,先端平截,2室,縱裂。雌花5-30朵排成頭狀花序,總苞片3-4片,具長花序柄;萼筒與子房合生,萼齒完全消失或為瘤狀突起;退化雄蕊存在或缺;子房下位,2室,花柱2,脫落性;胚珠多數,著生於中軸胎座上。頭狀果序近於球形,基部平截;蒴果木質,室間裂開為2片,每片2淺裂,無萼齒,亦無宿存花柱。種子多數,位於胎座基部的發育完全,多角形或略有翅,種皮角質,胚乳薄。

分布

我國有8種;其餘見於中南半島,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用途

本屬多數種類從樹皮流出的樹脂可供藥用,或作香料及定香之用。木材可供建築及制家具,亦用作放養香菰的母樹。木材含揮髮油,可提取蕈香油,供藥用及香料用。木材供建築及制家具用,在森林裡亦常被砍倒作放養香菰的母樹。

下級分類

蕈樹組Sect. Altingia
窄葉蕈樹 Altingia angustifolia 、蕈樹 Altingia chinensis 、細青皮Altingia excelsa 、赤水蕈樹 Altingia multinervis 、海南蕈樹 Altingia obovata 、雲南蕈樹 Altingia yunnanensis  
少果蕈樹組 Sect. Oligocarpa Chang
細柄蕈樹 Altingia gracilipes 、薄葉蕈樹 Altingia tenuifolia

代表植物

Altingia chinensis
常綠喬木,高20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色,稍粗糙;當年枝無毛,乾後暗褐色;芽體卵形,有短柔毛,有多數鱗狀苞片。葉革質或厚革質,二年生,倒卵狀矩圓形,長7-13厘米,寬3-4.5厘米;先端短急尖,有時略鈍,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乾後稍發亮;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約7對,在上下兩面均突起,網狀小脈在上面很明顯,在下面稍突起,邊緣有鈍鋸齒,葉柄長約1厘米,無毛,稍粗壯;托葉細小,早落。雄花短穗狀花序長約1厘米,常多個排成圓錐花序,花序柄有短柔毛;雄蕊多數,近於無柄,花葯倒卵形。雌花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排成圓錐花序,有花15-26朵,苞片4-5片,卵形或披針形,長1-1.5厘米;花序柄長2-4厘米;萼筒與子房連合,萼齒乳突狀;子房藏在花序軸內,花柱長3-4毫米,有柔毛,先端向外彎曲。頭狀果序近於球形,基底平截,寬1.7-2.8厘米,不具宿存花柱;種子多數,褐色有光澤。
分布於廣東(海南島)、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富寧、湖南、福建、江西、浙江;亦見於越南北部。
樹幹挺直,樹皮灰白色,枝下高的高度大,在我國南部海拔6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林里是一種常見的喬木。
Altingia gracilipes
常綠喬木,高20米;嫩枝略有短柔毛,乾後灰褐色,老枝灰色,有皮孔;芽體卵圓形,有多數鱗狀苞片,外側略有微毛。葉革質,卵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尾部長1.5-2厘米,基部鈍或窄圓形;上面深綠色,乾後仍有光澤,下面無毛;側脈5-6對,在上面不明顯,或有時下陷,在下面略突起,網脈不顯著;全緣;葉柄長2-3厘米,纖細,無毛;托葉不存在。雄花頭狀花序圓球形,寬5-6毫米,常多個排成圓錐花序,生枝頂葉腋內,長6厘米;苞片4-5片,卵狀披針形,長8毫米,有褐色柔毛,膜質;雄蕊多數,近於無柄,花葯倒卵圓形,長1.5毫米,紅色。雌花頭狀花序生於當年枝的葉腋里,單獨或數個排成總狀式,有花5-6朵;花序柄長2-3厘米,有柔毛;萼齒鱗片狀,子房完全藏在花序軸內,花柱長2.5毫米,先端向外彎曲。頭狀果序倒圓錐形,寬1.5-2厘米,有蒴果5-6個;蒴果不具宿存花柱。種子多數,細小,多角形,褐色。
分布於浙江南部、福建及廣東,是廣東東部低海拔常綠林里常見的喬木。葉片卵狀披針形,長尾狀,全緣,果序倒圓錐形,有蒴果5-6個。
樹皮里流出的樹脂含有芳香性揮髮油,可供藥用,及香料和定香之用。
喬木高12米。葉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稍圓,長4-6.5厘米,寬約2厘米,邊緣有小鈍齒。頭狀果序有蒴果5-6個,直徑1.5厘米。
分布於福建及廣東東部。它和原種的區別在於葉邊緣有小鈍齒。
樹皮里流出的樹脂含有芳香性揮髮油,可供藥用,及香料和定香之用。

檢索表

1頭狀花序有雌花10-28朵,果序近於球形。(2)蕈樹組
1頭狀花序有雌花5-8朵,果序倒錐形,基部楔形。(7)少果蕈樹組
2葉卵形,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葉柄長2-4厘米。(3)
2葉矩圓形、披針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葉柄長1-2厘米。(4)
3葉薄,近於膜質,側脈6-8條。細青皮
3葉革質,側脈多於10條。赤水蕈樹
4葉矩圓形或披針形,葉柄長1.5-2厘米。(5)
4葉倒卵形,葉柄長約4-10毫米。(6)
5葉矩圓形,寬3.5-6.5厘米,鋸齒明顯。雲南蕈樹
5葉窄矩圓形或披針形,寬1.5-2.5厘米,鋸齒不明顯。窄葉蕈樹
6葉倒卵狀矩圓形,先端短急尖。蕈樹
6葉倒卵形,先端圓或鈍。海南蕈樹
7葉卵形,寬3-5厘米,薄革質,基部微心形,有鋸齒。薄葉蕈樹
7葉卵狀披針形,寬2-2.5厘米,革質,基部圓形。(8)
8葉全緣。細柄蕈樹
8葉有鋸齒。細齒蕈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